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五(14日)發表戰後70周年談話,對戰事表示"由衷道歉"及"深切反省"。但同時指出,戰爭與現在大部分日本人無關,日本的子孫後代不應該背負不斷為戰爭謝罪的包袱。在華的民間團體批評,安倍的講話,沒有真誠道歉和化解問題的決心。(潘加晴/維靈 報道)
安倍在談話中首先向在二戰中喪生人士、日本國內外民眾表示"誠摯的哀悼與痛心",並承認日本戰時的國策是"錯誤",導致無辜民眾犧牲,導致受害國造成巨大損失。他又承諾不會再有戰爭,日本今後不會再用"侵略、戰爭及武力威脅等手段解決國際紛爭"、 "世界應該徹底告別殖民統治"。
安倍又指,日本就戰爭已經進行過多次反省、發自內心的道歉,今後也會毫不動搖的堅持日本歷代內閣的基本立場,但他同時強調,日本戰後出生的人已經超過總人口的8成,認為後代與戰爭沒有任何關系,不應再背負繼續"謝罪的宿命"。
保釣行動委員會常務委員曾健成周五晚(14日)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安倍晉三今日的談話只是"大隻講",為其9月訪華鋪路,暫時緩和中日緊張氣氛,沒有真誠道歉和化解問題的決心。
他說:我覺得安倍晉三今次的(談話)是掩眼法。一個真正的道歉,有道歉沒有賠償,是沒有意思;有賠償沒有道歉,也是沒有意義。德國在戰後向所有在歐洲被侵略的地方,都進行立法式的道歉、賠償和謝罪。現在安倍推說,不關下一代的事,但你上一代未"找數",現在你不斷在篡改歷史,說慰安婦是"自願",不斷在侮辱我們,在我們傷口灑鹽,所以我覺得安倍今日這番演辭是毫無意思。如果真正想其下一代得到和平,與亞洲各國和平友好,他應透過國會立法,向所有被侵略的地方,作出道歉賠償。
中國和韓國目前仍未對安倍的談話作出回應。中國官方新華社周五傍晚以快訊形式報道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戰後70周年談話,僅以回顧歷屆內閣對歷史認識的方式間接提及"反省"和"道歉",並宣稱,戰後出生的日本人不必肩負"謝罪的宿命"。
韓聯社則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戰後70周年談話,雖然包含"謝罪"的措辭,但表述採用"過去式",缺乏誠意。另外,安倍在談話中提及"殖民統治"、"侵略"措辭,但並無明確表示這是日本所做的行為。報道認為,韓日圍繞歷史問題的矛盾可能會進一步升級。
而內地網民對安倍發表的戰後70周年談話普遍持負面態度,有網民指安倍是雙面人,"前面做一套背後做一套,叫人如何去相信你"。有網民則反駁安倍說戰後出生的日本後代不必再肩負謝罪的宿命,"南京大屠殺戰後出生的中國人,也不必再肩負銘記戰爭帶來的危害。可以這樣說嗎?也不怕報應!"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