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反導系統通過環評將部署韓國 北京憤怒或致中韓關係惡化

韓國於周三(21日)完成「薩德」導彈防禦系統(THAAD)的環境影響評估,為其在該國的全面部署鋪平了道路。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旨在加強和提高韓國防禦能力,以應對來自朝鮮和中國的威脅。

2017年,韓國答應美國要求,在該國中部星州郡一個封閉高爾夫球場,安放電池供「薩德」導彈防禦系統之用,但當地居民擔心「薩德」系統的電磁波,對人類健康和周圍環境有不良影響,因而提出抗議。但最新的環境評估發現,部署該系統的電磁輻射遠低於安全標準。由於通過環評,專家預計「薩德」導彈防禦系統,最快能在2024年完成部署。

中國認為韓國部署「薩德」系統是一個重大的國家安全問題,主要是由於美國系統的雷達偵察能力強大,它有可能延伸到中國境內。北京在2017年作出一系列報復行動,包括暫停中國赴韓旅遊團,並全面封殺和杯葛為導彈系統提供土地的韓國超市巨頭「樂天」的中國業務。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是一位主張與朝鮮接觸的自由派領導人,他試圖通過做出被稱為「三不」的承諾,來修補與中國政府的關係。這三項保證包括韓國承諾不部署額外的「薩德」系統,不參與美國領導的導彈防禦網絡,以及不與美國和日本建立三邊軍事聯盟。這些措施旨在減輕中共的擔憂,並促進對中國採取更加和解的態度。

與他的前任相比,現任韓國總統尹錫悅奉行的政策是加強與美國的合作。因此,近幾個月來,韓國和中國在「薩德」問題上隔空叫陣。去年,中國聲稱韓國同意上屆政府制定的條款,但首爾予以否認,稱部署「薩德」是國家安全問題,不容談判。

記者:方德豪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