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棉紡工人抗議工廠大規模解雇員工

河北省保定縣連日來數千工人堵塞工廠大門示威,抗議工廠以轉型為由解僱幾千名員工,並抗議公司總經理兼人大代表黑箱作業﹐損害工廠及工人利益﹐至今事件仍未解決。而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環境持續惡化。

0:00 / 0:00

中國紡織業界50強企業之一的河北保定依棉集團﹐數千名員工及已退休工人因不滿工廠忽以轉型為由﹐解僱所有基層工人﹐並拒絕提供合理賠償﹐上週五起持續包圍公司大門抗議﹐至今工廠外仍然日夜有過千工人留守靜坐。

本臺記者週三晚訪問了其中一名參加抗議的工人﹐他對記者表示﹐入夜後公司外仍然有一至二千人通宵堵塞公司大門﹐而早上參加抗議的人數則更多﹐高峰的時候達到三、四千人。他說﹐公司方面已經通知﹐解除所有現役基層工人的聘用合同﹐然後再重新聘請新工人。他指被炒的人數合共有三、四千人﹐而公司開出的賠償標準極不公平﹐他說以他本身為例﹐他從1982年工作至今﹐一旦被解僱﹐只能得到數百元的安置費﹐條件違反國家法律。

不過﹐這名工人說﹐依棉集團的問題很複雜﹐當中存在許多黑幕。他說依棉集團前身是國企﹐其時員工人數多達過萬﹐但改組後﹐在現任公司總經理汪麗鵑經營下﹐公司突然在2004年以零資產將全數股權出讓給香港中策集團。然而﹐有關的收購細則完全黑箱作業﹐公司轉手後連基本的掛牌形式都不具備﹐但公司的土地產權卻變成私企。同時﹐不少的依棉老工人卻遭到下崗、買斷、轉為合同工。而保住飯碗的工人﹐儘管每月在工資單上被扣除養老保險及公積金﹐但後來卻從有關政府部門查詢到﹐他們繳交的費用從2004年起一直沒有交納。最近﹐公司又突然宣佈﹐會被中國中紡集團收購。

這名工人說﹐有關問題他們已經多次向各地政府、法院反映﹐但一直不獲受理﹔他們前往北京上訪﹐也遭到地方人員截回﹔而當地乃至中央的媒體﹐全部不敢報道他們的情況。

工人說這次包圍工廠﹐是希望引起外界關注﹐同時要保護工廠﹐不讓任何人搬走工廠內的機器及其他資產。他說抗議行動會一直持續。

另外﹐中國製造業營商環境繼續惡化﹐專門從事市場分析研究的里昂證券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份的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4.8﹐比2月的45.1有所下跌﹐已經是連續第八個月低于50點水平的臨界點﹐反映中國的製造業經濟總體衰退。里昂證券經濟研究部主管指﹐大陸製造業訂單減少是PMI下跌背後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