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是香港6月反修例風波發生以來,首位到訪中國的西方國家元首,她於周五(6日)和中國總理李克強會晤時,談及到香港局勢,李克強重申「止暴制亂」是當前任務,而默克爾希望用對話來解決紛爭。海外民主人士分析,香港局勢由人權問題提升至政治問題,認為默克爾會以謹慎措辭表達對香港的關注。(文宇晴 報道)
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率領商業代表團訪華,周五(6日)她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晤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記者。李克強回應香港問題時表示,中國政府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止暴制亂,要相信中國人有能力和智慧辦好自己的事。
李克強說:說到香港的事情,中國政府在多種場合,就近期出現的問題反覆表明了態度。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維護「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而且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止暴制亂恢復秩序,也是為保護、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要相信中國人有能力、有智慧辦好自己的事。
默克爾擔任德國總理十四年,今次已經是第十二次訪華,亦是香港爆發反修例示威以來,首位訪華的西方大國領導人,外界期望默克爾訪華期間,能就香港局勢表達關注和支持,以及要求北京恪守一國兩制承諾,尊重香港基本法、保障法治和自由。
默克爾在記者會表示,與李克強會晤時就人權與法制以及香港問題進行交流。她說,根據《一國兩制》和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應當保障香港公民的權利與自由。默克爾認為,不能通過暴力解決衝突,而要通過對話來解決。而香港特區政府已經走出最重要的一步,撤回引起爭議的引渡條例。她希望能給予示威者在公民自由權利的範圍內對話,提供基礎和可能性。默克爾又希望,近月料將再次舉行德中人權對話。
至於中美貿易問題方面,默克爾期望貿易戰盡快結束,並歡迎中國企業到德國投資。而李克強希望德國,放寬部分商品出口到中國的限制,並接受更多中國公司投資。
根據默克爾的訪華日程,周五晚會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共晉晚餐,而雙方見面時主要談及到經貿問題。大陸官媒《央視》報道,默克爾和習近平就當前的重大國際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並達成廣泛共識,但報道未有說明是指哪些重大國際問題。默克爾周六(7日)會轉到武漢訪問。
旅居德國的民主人士費良勇分析,儘管香港反修例風波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但由於事情愈演激烈,甚至已經牽涉到政治和主權問題,即使默克爾過去在人權議題上都表現得非常敢言,但這次訪華,她首要任務仍然是經貿為主導,因此相信默克爾只會「點到即止」。
費良勇說︰英國已經多次表態,因為英國和香港有很大的關係。但德國與香港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香港問題會影響到整個國際金融局勢,默克爾會不會直接談到香港問題,或直接建議怎麼處理,我們都不知道。可是,香港局勢已經變得非常複雜,不僅只是人道問題,已涉及到政治問題了。我覺得默克爾不會就香港問題說太多,或嚴厲地批評中國的人權問題。
台灣《中央社》引述一名德國高官報道,默克爾出訪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與旅居德國的港人發公開信,呼籲默克爾要提防獨裁的中國,報道指默克爾已得悉,但不準備回應。
此外,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評論文章,指香港修例引起的風波折射出社會深層次矛盾,但要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日之功,需要綜合施策、多管齊下。文章認為,只要香港人積極思考、理性對話,就能找到破解難題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