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增中企制裁名單 特朗普再將香港與美中談判掛鉤

0:00 / 0:00

美中兩國新一輪高級別官員談判於本周四(10日)重啟前夕,美國商務部將海康威視等28家中國公司列入受美國出口管制的「實體名單」,使該名單數目進一步增加。另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警告北京,如果香港出現「不好」的結局,會在政治上讓美中兩國難以達成貿易協議。(喬龍/黃樂濤 報道)

美中兩國官員第13輪高級經貿談判本周四在華盛頓舉行。白宮發言人格里沙姆周一(7日)表示,雙方將在過去幾周副部級溝通的基礎上,進行新一輪談判。談判的主題包括強制性技術轉讓、知識產權、非關稅壁壘、農業和相關規定的實施等問題。

與此同時,繼中國通訊設備商華為後,美商務部周一將28家中共公安機關和海康威視等公司列入美國出口管制「實體名單」,其中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公安機關及其19個下屬機構;8家商業公司,包括海康威視、浙江大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大訊飛」、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和溢鑫科創科技有限公司。上述公司被責令「未經許可,不能向美國公司采購零部件和服務」。當局稱這些機構和公司,在新疆打壓少數民族,違反人權,是首次以人權為理由施加出口管制。

山東金融學者司令本周二(8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美方在美中高級別官員談判前夕,作出限制中國在美公司的商業活動,明顯是在對華施壓。

司令:最近美國在和中國貿易談判問題上,又出現緊張氣氛,特朗普尋求2020年連任增加了變數,這也讓北京看到了在談判桌上,能夠迫使美國讓步的某種希望。所以劉鶴敢於在前往華盛頓之前,率先代表中國政府表態,在一些關鍵性議題上我們不會與美國政府談。已經是帶著某種施壓的姿態前往華盛頓。

彭博社引述中方表示,他們並不想達成特朗普總統期望的廣泛協議,而是想縮小談判範圍。負責本次談判的中國副總理劉鶴告訴到訪的美國官員,本次談判將不包括中國工業改革和對企業的補貼政策。

現旅居德國的蒙古族學者席海明對本台表示,美國要求中國政府改變企業結構、停止補貼國有企業以及取消貿易壁壘等根本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因此美中兩國本周四在華盛頓的談判難以取得廣泛協議,如今特朗普又將香港問題加入作為談判籌碼之一,令達成協議的難度增加。

席海明說:因為它根本的衝突和矛盾現在解決不了。在中國方面,他既不想太刺激特朗普,習近平也需要在中美談判中取得一些成績,安撫黨內同僚,向自己的人民有所交待。但是他最大的指望是希望特朗普下台。如果他作過大的讓步給特朗普,就等於支持特朗普。所以中共是不願意幹的,也不會幹的。

美中此次談判恰逢香港示威行動因特區政府制訂《反蒙面法》,導致抗議升級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對此表示,香港人非常優秀,希望香港問題得到「人道解決」。他還警告說,如果香港出現「不好」的結局,會在政治上讓美中兩國難以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再次表示希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香港抗議者會面。

席海明認為,特朗普的上述言論明顯是向北京施壓,而中國在購買農產品等消費領域,可能會作出新的讓步

席海明:特朗普如果對香港的支持力度增大,令共產黨的壓力更是雪上加霜,可能他(中方)會做一些讓步,讓特朗普不要下手太狠。

中國民間認為,美中貿易戰的最終受害者是百姓。

文化大革命時期曾發生人吃人的廣西武宣,當地網民李亞娟對本台說:反正餓不著那些執政的人,但別回到人吃人的年代。特朗普總統和網民的習主席都是上天挑選之人,就讓他們去PK吧,終極PK。

中國官方新華社本周二報道,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率團訪問華盛頓,於10月10日至11日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