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國際人權團體聯合發聲 要求老撾立即釋放盧思位

曾參與「12港人案」的中國維權律師盧思位,原計劃取道老撾前往美國與妻女團聚,但他上周五(28日)被老撾當局扣留,面臨被遣返中國的危險。68個國際人權團體本周發表聯合 聲明,要求老撾立即放人,並呼籲國際社會介入斡旋,令盧思位早日獲釋。

由國際特赦組織周二(1日)發起的聯合聲明,獲得多個國際人權團體響應聯署,其中包括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自由香港、香港人在德國協會、香港監察、華人民主書院、亞洲民主網絡、人權監察等。聲明指出,對盧思位面臨被強制遣返中國,並很可能因而受到酷刑和其他虐待,表示嚴重關切。聯署團體敦促國際社會介入斡旋,令盧思位早日獲釋。

聲明又作出公開呼籲,要求各國政府迅速採取行動,確保盧思位能夠接觸聯合國人員和他選擇的律師;根據需要,允許他會見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外交官員,幫助他繼續前往美國與家人團聚的旅程;團體亦要求各國公開呼籲中國政府,撤銷針對盧思位的任何可能指控。團體亦希望在上述情況得到實踐之前,老撾政府能公開其所在,並確保其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聲明引述多個案例指出,東南亞多國經常迫於壓力,將弱勢群體強行遣返中國,被遣返者因此面臨任意拘留、不公平審判、酷刑和其他虐待等風險。這些個案包括2009年維吾爾人從柬埔寨被強制遣返;2022年8月中國民主活動家董廣平在越南失蹤,其後被發現遭中國拘留;書商桂民海2015年在泰國失蹤,其後在中國露面,護照卻被政府扣留,後更被中共當局判刑10年。在這些個案之中,其家人和同事往往要在數月甚或多年後才能取得他們的消息。

聲明強調,老撾作為聯合國《禁止酷刑及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之待遇或處罰公約》(CAT) 締約國,有義務避免將任何人遣返至極有可能遭受酷刑的國家。

另據有份參與聯署的台灣「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司改會)透露,美國人權組織「對華援助協會」(China Aid)周三曾派員到扣留中心交涉,其中一名成員、加拿大籍前中國法官李建峰表示,他遭到6名老撾官員毆打,報復他在盧思位被捕當天的拍攝行為,相關官員威脅他們繼續在老撾逗留將有危險,他們最終即日離境到泰國。

一名陪同盧思位的「對華援助協會」成員與警方爭執。(美聯社圖片)
一名陪同盧思位的「對華援助協會」成員與警方爭執。(美聯社圖片) (AP)

盧思位是中國著名的人權律師和捍衛者,為弱勢群體發聲,並曾代理眾多政治異見人士案件。中國政府近年對權利倡導容忍度愈來愈低,他們對盧思位進行恐嚇和騷擾,包括 2021年1月以其網絡言論「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為藉口,撤銷其律師資格;盧思位更在前往相關聽證會途中,遭受襲擊。此後,盧思位一直受到中國政府密切監控,並自2021年5月起被禁制出境。

記者:方德豪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