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國Starbucks」之稱、在美國上市的大陸連鎖咖啡店瑞幸咖啡承認,虛增22億元人民幣銷售額,掀起軒然大波,連帶數個港股都受拖累。有經濟專家分析,國際投資者會對中資企業更審慎,估計短線內會有骨牌效應,長遠更會影響民企在美國集資、上市。(文海欣 報道)
在承認財務造假的翌日,瑞幸咖啡聯合創辦人兼首席營銷官(CMO)楊飛、董事長陸正耀相繼在社交平台回應事件。陸正耀最新在微信朋友圈發文,表示「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而楊飛較早前亦在朋友圈發文,竟表示自己對於「資本的事不清楚、我也不想問」,更叫大家亦不要再向他查詢。

有「中國Starbucks」之稱、已在美國上市的大陸連鎖咖啡店瑞幸咖啡, 周四(2日)在美股開市前,發公告表示其內部經董事會委任的特別調查委員會調查顯示,公司首席運營官劉劍及其部分下屬從2019年度第二季起從事「某些不當行為」,瑞幸咖啡在去年第二季至第四季期間,虛增22億元人民幣銷售額。
公告指特別委員會建議,公司應採取糾正措施,包括對劉劍和部分相關員工停職,以及終止與虛假交易相關的合同和往來。董事會亦已接納並落實有關建議。
受消息影響,瑞幸股價於周四(2日)美國收市跌76%,收報6.4美元,當中更曾數度觸發熔斷而暫停交易。瑞幸咖啡於1月17日巔峰之時,曾高見51.38美元,與周四相比累跌88%。翻查資料顯示,瑞幸咖啡於去年第三季營業額為15.4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4倍。不過瑞幸目前尚未公布其去年第四季業績。
本台致電瑞幸查詢,惟接線員表示無法回答,但指出門店未受影響會一直營運。
接線員說:不好意思我們這邊無法回答你。
中國證監會同日表示,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證監會將按照國際證券監管合作安排,依法進行核查。

早於兩個月前,知名美國研究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稱收到了一份長達89頁、關於瑞幸咖啡的匿名報告,渾水認為內容屬實。報告指出,瑞幸咖啡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虛增門店的單日訂單量、每筆訂單包含的商品數、每件商品的淨售價,從而營造出盈利的假象。另外又通過誇大廣告支出,虛報除咖啡外其他商品的佔比來掩蓋虧損的事實。報告又提供超過2萬5千張單據、1萬個小時門店攝錄鏡頭及內部群組聊天記錄等佐證。相信瑞幸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門店單日物品銷售量比實際情況誇大了69%。
渾水創始人卡爾森‧布洛克(Carson Block)對在美上市中國概念股加以批評,表示事件再次向美國政策制定者、監管機構和投資者敲響警鐘,指「中國公司對我們市場構成極度高的欺詐風險」。
在渾水的報告出爐後,瑞幸曾發表聲明,堅決否認報告中的所有指控,指渾水報告中的「論證方式存在缺陷」,又稱該報告中包含的所謂證據「無確鑿事實依據」,且認為報告中的指控均「基於毫無根據的推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釋」。但事隔兩個月,瑞幸終於承認公司財務存在造假。
京華山一證券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證監會註冊持牌人、並沒有持有上述股份及相關衍生產品)周五(3日)對本台分析指,事件會影響國際投資者對中資企業的看法,以及產生連鎖效應。他說瑞幸作為大型企業、而且一直標榜為中國版星巴克,但現時在交易數字上出現問題,必定會對國際投資者的信心有影響。他續指今次未必是單一事件,而且很多投資者未知哪些公司仍會出現問題,估計短線內,相類似的公司都會受影響,投資者必定會慎防。
彭偉新說:就這樣看這個事件,我相信未必是單一事件。但短期內會否引發連珠爆發,就真的未知道,可能要進一步留意。現在看回,這間公司聘請的核數師,很有可能都會被質疑會否在其他類似的公司內,都有類似的事件,所以整個事件來說應該都未完結。
另一方面,目前港股神州租車同被捲入漩渦,因為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同時是神州租車主席。而瑞幸咖啡創辦人錢治亞,亦曾任神州租車執行副總裁。周五(3日),神州租車香港股價急挫54.4%中途停牌,報1.96元,曾跌72%低見1.2元的上市新低,市值只剩下41億港元。而瑞幸上市的保薦人之一的中金公司亦曾挫4.9%,見12.42元。
香港中資股已開始受波及,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下經濟疲弱,引起觸發金融危機的憂慮。彭偉新指出,暫時受影響的港股主要是有關聯的公司,要視乎神州租車復牌前的公告能否澄清問題,滿足市場預期及恢復交易。若未能復牌會導致嚴重後果,或引致骨牌效應,拖累更多民企,因此目前要觀望事件發展。
彭偉新說:有不少大陸民企以行業一些所謂的龍頭地位,來香港上市。如果今次神州租車無法滿足監管當局,甚至就市場投資者的要求作出澄清,所引發的骨牌效應可能會拖累到更多民企。
至港股周五收市,神州租車仍未復牌。
香港資深銀行家吳明德接受本台訪問,指出兩年前可能美國仍會有人出來維持秩序,指可能是單一事件或個別管理層處事不當。然而在新冠肺炎下,大多美國人民都認為疫情起源於中國,導致美國現在的苦況,因此再沒有人願意為中方的企業發聲,如此將引起骨牌效應,影響民企集資機會。
吳明德說:你會看到骨牌效應就是,當沒有人出來說(好話);其他人就會猜測是否其他(中國)公司都是這樣。當他們這樣想這些數字,就會影響其他正在排隊的上市公司,便會失去集資功能。如果沒有疫情,可能都會有人出來維持秩序。
不過對於香港中資股都已開始受波及,又會否再引起如金融危機等風險,吳明德就認為真正會影響香港金融危機不單就此事,相對是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大衰退所帶來的影響。今次事件相對地會影響大陸公司在美國集資。
除此之外,美國有多家律所已對瑞幸咖啡提起集體訴訟,控告其「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訴訟已於2月13日在紐約南區地方法院立案。
瑞幸咖啡在2018年成立,成立兩年,已擴張分店逾4500間,一直有「中國Starbucks」之稱,更有「中國咖啡和美國咖啡的差距在哪?差在自信」的宣言。瑞幸成立年底更引來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及中金入股,集資2億美元。去年更獲貝萊德投資1.25億美元,並於5月在納指上市。而今次事件中的主角劉劍,自2019年2月起擔任瑞幸的董事,自2018年5月起擔任首席運營官。他更於2015年至2018年擔任神州租車的收益管理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