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剛全面脫貧 農民醫療補貼即漲逾兩倍

習近平宣布全面脫貧創造「人間奇蹟」翌日,有地方政府上周五(2月26日)通知取消農民醫保補貼,農民隨即需支付原本2.5倍以上的醫保費用。全年具體繳費漲幅預計會在兩會上頒布。評論指,農民處境艱難,患上重病唯有「自我了斷」。(喬龍/程文 報道)
兩個月前,中國政府宣布「全面脫貧」。一周前,中共中央發布《一號文件》要求全面解決「三農」問題(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上周四(2月25日),北京召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言,宣布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是「創造人間奇跡」,就在第二天,廣西南寧市賓陽縣賓州鎮顧明村村委會發文通知說:「2021年農村合作醫療每人280元一年,截止到2021年2月28日為止,從2021年3月1日起國家不再補貼,每人需交720元一年。」
醫保開支佔去三分一生活費
農民出身的江蘇常州居民張建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農民工,他周三(3月3日)接受本台採訪時說,這筆開支對貧民而言,相當於三分一生活費。
張建平:尤其在廣西極端貧困地區,你讓他(農民每年)交納七百多元錢,幾乎要了他全年三分之一生活費,因為中國定的最低脫貧生活費是2300元(一年收入)。你作為一個人民政府,你不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農業也是國家的基礎產業。
部分農民患大病「自己了斷」
他指,農民醫保收費逐年增加,認為地方當局大幅度提高農民的醫療保險費,讓貧困者更加貧困。
張建平說:對於西部地區,比如貴州、雲南、廣西這些地方,農民負擔確實相當重,直接報銷到醫院去看病的費用,實際很少、很少。農民生大病都是自己了斷。我們老家(泰興)一些老人患了癌症,都是自我了斷(順其自然或自盡)。
「一號文件」口口聲聲要解決「三農」問題
張建平謂,當局空喊脫貧、「三農」口號,實際上農民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張建平說:我覺得很奇怪,中央每年發《一號文件》說要重視「三農」問題,要解決農村人口貧困問題,但是我們發現實際的操作,底下的操作,完全不是這回事。但農民依舊生活在貧困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
民眾感嘆納稅依舊治病救求無門
所謂「新農合」的全稱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專屬針對中國農民的醫療保險制度,目前覆蓋率達8億多農民及農民工,由地方政府和農村集體籌資,引導農民參與。醫保範圍在縣內一級醫院,可報銷六成,二級醫院五成,縣外醫院四成;而非農業的城鎮醫保,最高可達八至九成。最低也有六成。
有學者撰文寫道,以往農民交付醫保只佔小部分,其餘由國家財政支持。最初為每人每年10元人民幣,2019年後,增至250至400元之間,其餘部分由政府財政補貼。直到近期地方政府宣布取消補貼,農民需要獨立負擔新農合醫保。
瀋陽居民李女士對此表示,農村醫保原本應該惠及廣大農民,讓農民的負擔減輕,但農民的負擔卻年年加重。她說,當局對國民的要求是只論貢獻,不談福利。
李女士說:這個國家的國民根本就沒有福利待遇,像給你醫療費現在又漲到了720元,就是這樣,沒有甚麼待遇。你一旦得病,那麼你的選擇就是跳樓自殺,哪有錢治病?納稅有你的份,你就是為這個國家付出。
廣西多位受訪者慨嘆,如今大批農民工因新冠疫情而失業。農村合作醫療費卻不降反升,他們未來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據《第一財經》網站報道,2021年,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將繼續上漲,按照往年的慣例,今年具體的上漲幅度會在3月初召開的人大會議期間確定。該報道引述四川農民陳先生的話說,醫保費年年漲,對於打工者來說,即使是每人280元的費用,全家算下來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給農民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