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專家指經濟下滑引發穩定風險

0:00 / 0:00

中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結束,會議主要的討論重點包括,強調做好「六穩」、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等。有學者認為,會議除了討論經濟問題外,亦會討論如何應對經濟差,防止帶來社會的各種不穩定因素。(黃樂濤 報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周二(10日)至周四(12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等出席會議。

在總結去年工作時,會議公告聲稱,去年中共「紮實做好『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三大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取得關鍵進展」。

會議內容又指,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明年的政策組合將會是「寬貨幣、緊信用、鬆財政」,而明年在戶籍制度改革、利率市場化改革及國企改革,都會陸續進行。中國在控制經濟增長放緩、抵禦金融風險以及應對貿易戰之間將如何求取平衡。

對於這次會議所列舉的「政績」,輿論有十分不同的意見。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本台表示,現時中國的經濟不好、失業上升;而失業率上升,亦容易造成社會不穩,所以他認為會議除了探討經濟問題外,亦會探討如何維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問題。

劉銳紹說︰現在中國的失業問題,剛剛上個月的數字是4.5%,但是在今年較早的時候曾經出現過一些月份,失業率突破5%,而這個失業數字,好可能是超出官方過去希望保持於3.5%的程度;現在官方公布已經突破了這個數字,換句話說官方自己不統計的失業數字,好可能會更多。失業數字增加會否引致整個社會的不穩定,我估計這一個全國經濟的工作會議,亦都會包括(討論)社會穩定這個角度。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早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曾經坦言,中國發展面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從官方數據顯示,中國2019年前三季經濟增長情況,第一季增長6.4%,第二季增長6.2%,第三季增長6.0%,因此有許多人認為2019年GDP增速最多只達到6%。

劉銳紹表示,中美貿易戰令到中國經濟變差,經濟增長放緩,使當局非常頭痛,認為經濟工作會議亦會討論如何解決貿易戰的問題。

劉銳紹說︰現在中美貿易戰仍然進行中,未來發展譬如美國要求中國改變出口補貼制度,中國如果不答應,預示未來貿易戰,仍然會是火光四濺;如果美國再進一步要求中國改變一些經濟制度,譬如說國有企業內的黨組,未來中美貿易戰發展如何,亦都要看看現在中共有甚麼回應措施。

另外,習近平2015年11月提出「2020年全民脫貧」的政綱。如今2020年將至,許多地方官員擔心因無法達到要求遭到問責,而紛紛演戲造假。在12月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通報的一件典型案例中,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委原書記劉鄉,弄虛作假應對「貧困縣脫貧檢查」受到處分。

《寒冬》報道,為完成習近平2020年全面脫貧計劃,中共各地政府採取各種荒唐手段企圖令當地貧困戶「強制脫貧」,使得貧困戶負債累累,更有老人因此自殺身亡。報導舉例指出,2019年2月21日,河南省商水縣譚莊鎮某村一些村民發現一名九旬老人在自己的小屋裡上吊自盡。由於當地政府為實現脫貧定額,命令她搬出小屋與子女同住,但老人跟兒子合不來,因此絕望而死。

李克強曾請教過的中國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日前預測,2020至2030年,中國GDP增速將陷入「保四爭五」。高善文列舉的主要問題有中國城市化趨緩、勞動人口老齡化、工資上升、人均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汽車保有量萎縮、國進民退、融資槓桿率提升恐引發嚴重金融危機等多重不利因素。未來十年,GDP「保四」都需付出很大努力。其言論立即引發市場震撼,中國官方亦在大陸網絡封殺相關消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最高規格經濟會議。自1994年以來每年舉行一次,通常在每年年底的11月到12月舉行,每次開會時間一般三至四天。這個經濟會議被認為定調了明年經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