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城管因暴力執法帶來負面形象,廣東省近月推出「城管進社區」的服務新模式,似乎是希望能藉著行動改變形象。不過有廣州公民擔心,此舉會否是當局的另類監控手段。(文宇晴 報道)
如何改變城管在市民心目中的負面形象,近年成為各地政府最頭痛的問題。廣東省近月試行「城管進社區」的服務概念,計劃在每個社區設立一個城管服務站,安排至少一名城管人員進駐,使城市管理融入社區,著力解決民生實際問題。在江門市,相關管理部門8月中開始在全市推行「城管進社區」服務,其中進駐蓬江區的城管,會配合社區人員的巡查工作,對違法佔路的車輛作出監督;整治違建雜物和亂堆放現象等。
大陸媒體報道,江門市「城管進社區」的服務推出後,得到市民的肯定及支持,社區的市容確實比過去好。不單止廣東省,安徽省亦正仿效。
因透過微博公開監督公車私用情況、為人熟悉的廣州公民區伯,過去時常接受大陸媒體訪問,就民生議題發表意見,他坦率直白的意見深得市民認同。區伯對本台記者表示,社區的市容已經有不同部門的配合,不明白為何城管會再深入市區,不排除是另類的監控。
區伯說︰廣州目前一呼百應,城管、街道、綜治辦、社區,有些事情無法處理就要通知警察。現在很多事情都多此一舉,我的看法是最初衷的目的,都是為了穩定社會,因為愈來愈多社會矛盾,口說是為老百姓服務,實際是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
區伯全名為區少坤,今年66歲,是廣州人。他由2005年開始監督公車私用至今,時常一邊舉著手機拍攝、一邊斥責。他的高調監督方式,在廣州市無人不曉。
區伯又指,看似這個「城管進社區」的提議已經得到很多支持,相信接下來各地區政府會傾盡全力執行,擔心一時間會大幅增聘城管以達至進駐每個社區的目的,令城管質素良莠不齊。
區伯說︰城管的權力真是很大,但守法程度很差,動輒就暴力,我覺得城管這個組織都是地方執法,人數不夠就濫竽充數撥入城管隊伍裡,即使好素質的也會變壞。素質不要說是城管,一般的黨員,或是當官黨員的素質都是一般。
廣東維權律師隋牧青表示,城管部分工作範疇已和警察或是其他工種的人員重叠,可以說是一個「多餘」的部門。若因為一時的呼籲倡議就大量聘請,擔心在熱潮退了後,會出現「人手過剩」。
隋牧青說︰城管的工作本來有一部分是跟社區警察重叠,城管在進行所謂的執法過程中,總是有人身和財產的搶劫行為,按道理他們不應該有這些權利。我覺得城管的存在,體現了中國形式的行政管理水平以及公務員服務理念不夠。
城管的工作範疇,主要包括市容、環境衛生、城市規劃管理、道路交通、施工現場管理等多個方面。但為人詬病的是,城管在執法時的暴力行為激起民憤,尤其在拆遷現場,或是驅趕小販時,不時發生衝突,甚至造成有人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