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解放軍量產「精準打擊」軍火 有力進行「斬首行動」

0:00 / 0:00

中國大陸軍事自媒體「小飛豬的防務觀察」發表文章指出,《央視》上周五(14日)介紹中國自製航空炸彈,並指「國產慣導/衛星制導炸彈」已經批量生產,意味著中國空軍即將告別傳統航空炸彈,進入精準導引彈藥時代。

有分析指出,中國能夠邁向精準打擊時代,主要是因為中國自1990年代開始自主發展「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計劃,該計劃今年完成部署,令中國軍火能夠實施精準打擊。

據指出,中國國產慣導/衛星制導炸彈和美國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簡稱JDAM)一樣,都是在現有航空炸彈基礎上改裝而來。這樣好處就是可以利用現在庫存炸彈,降低系統成本和費用。國產慣導/衛星制導炸彈與美國JDAM改裝也大同小異,都是去掉原來尾錐,取而代之是制導組件艙。由於要容納制導組件、舵機等設備,所以JDAM尾錐明顯大於普通炸彈,後者基本上就是一個空殼,這也是JDAM與普通炸彈最為明顯的區別。

又據指出,「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將本來無控的傳統航空炸彈轉變為可控,並能在惡劣天氣下使用的精確制導武器。彈藥的導航功能是由炸彈尾翼控制附件以及全球定位系統或慣性導航系統提供。

報道聲稱,隨著「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升空,打破衛星導航定位長期被美國GPS壟斷的局面,由於美國拒絕對非北約盟友開放高精度GPS信號,所以其他國家使用INS/GPS存在較大障礙。

而北斗系統使解放軍能夠做到「外科手術式精準打擊」、「定點清除」、「斬首行動」等依靠GPS的事情,且不會受制於美國。

中國自1990年代開始自主發展「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計劃,首顆衛星於2000年發射,上月23日成功發射「北斗三號系統」的最後1顆衛星,完成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