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中央電視臺周一公布,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因身體及精神過度疲勞,上周六在乘專列前往地方視察途中,突發重癥急性心肌梗塞引發的心臟休克,經搶救無效在列車上死亡,享年69歲。朝鮮已經成立了國家治喪委員會,決定將金正日遺體安放在錦繡山紀念宮,並在下周三於平壤舉行大規模告別儀式。金正日逝世後,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包括執政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內閣等發表告全國人民書,宣布效忠第三代接班人金正恩。
中國官方新華社由記者從平壤發回的報道指,目前當地市面秩序井然,但朝鮮人民表現哀痛,大批市民和學生湧到市中心萬壽台金日成銅像前默哀,現場有主持人主持默哀儀式,民眾按照畫好的路線走上臺階,有婦女痛哭失聲,有兒童向銅像獻花。當地部分飯店、商鋪和攤檔停業,街頭車輛和行人比平時疏落。交通警察和保安員人數則增加,一些警察含淚執勤,機關和學校下半旗致哀。半官方的香港中通社報道,平壤現時凡是掛有金正日畫像的地方,均有民眾成群結隊哀傷吊唁。在朝鮮最高學府金日成大學,學生有的跪在校園,有的留在宿舍痛哭。目前,朝鮮內部的情況仍然不明朗。朝鮮中央電視臺在播出金正日死訊後,目前已停止一切日常節目的播出,轉為反復播放金正日生前紀錄片和個人生平簡介。
與此同時,韓國《朝鮮日報》引述韓國消息人士則指,朝鮮目前已經封鎖了邊境以及關閉市場,並加強了對居民的監管。
在與朝鮮接壤的中國遼寧省,省會沈陽市的居民李先生在接受本臺記者采訪時表示,仍然未知金正日去世的消息。他說當地近日氣氛平靜,街上並無出現軍警增加或難民湧入的情景。他認為金正日的死不會對中國造成影響。
李先生:“我還沒有這消息。可能在政治上可能會有點浮動,但是沒有什麼受太大影響。這兩天(市面氣氛)很正常,我天天出門,很正常。”
金正日死訊獲證後,接壤的韓國首先作出反應。韓國總統李明博取消了他本身在周一的生日慶祝活動及一切官式預訂行程,立即召集國防官員召開緊急會議磋商對策和應對方案,同時作戰部召集危機專案小組討論加強警戒方案,目前軍方已進入緊急戒備並加強邊境空中監視,韓國全部駐外使館進入緊急待命狀態。此外韓國向盟國美國要求透過飛機和衛星加強監測。韓國官員表示,目前尚未探測到朝鮮有任何不尋常活動。
韓國通訊社韓聯社報道,在朝鮮公布金正日死訊的同日,朝鮮週一上午在東海試射了短程導彈,射程為120公裡左右,報道指導彈發射與金正日去世無關,主要是為改善已部署的導彈功能及射程。日本傳媒指,導彈發射是朝向日本海方向,但動機不明。日本政府方面已緊急召開安全保障會議,首相野田佳彥要求為金融、朝鮮內部和邊防等可能出現突發狀況做好準備。另外日本自衛隊在朝鮮發射導彈後已經進入全面戒備狀態,裝備有反導彈系統的秋田基地也正密切注視朝鮮的動向。內閣官房長官藤村表示,日本對事件表示哀悼,並“但願這突如其來的事態,不會對北韓帶來不良影響。”

美國方面,白宮發表簡短聲明,表示美國將持續維系對朝鮮半島穩定的承諾以及美國盟邦的自由和國家安全。國務院官員說,美國的國家安全機器已經在美東時間周日晚啟動。此外,日本共同社引述目擊者稱,美國駐日本沖繩基地有多架偵察機在金正日死訊傳出前後,相繼往朝鮮方向飛出,估計是為了應對不測事態。
俄羅斯方面也已發出慰問電報,外長拉夫羅夫說,俄羅斯希望金正日逝世不會影響兩國友好發展關系。目前,韓美日俄的領導人已經透過電話商定共同關注局勢發展、加強收集情報及緊密合作。
臺灣總統府未有回應事件,國防部則表示會持續關注兩韓局勢,外交部則成立了緊急應變小組引為未來情況作出應變。
中國方面,民間和官方對金正日的死亡態度有異。
中國外長楊潔箎週一晚約見朝鮮駐華使館臨時代辦樸明浩,表示中方相信在金正恩領導下,會實現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而外交部發言人稱金正日是偉大的領袖,是中國人民的親密朋友,相信兩國會繼續鞏固友誼。而官媒則以頭版頭條鋪天蓋地報道金正日的死訊以及他的生前主要成就。
大陸網民對事件討論激烈, 在新浪微博上,“金正日去世”排名周一熱門話題榜首位置,數百萬人加入了討論。網名“超級低俗屠夫”的維權人士吳淦有份對事件發表意見,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從此又失去了一位老朋友,但中國民眾普遍對獨裁者的死亡感到高興,這其實反映了民眾對本國政治改革的渴求。
吳淦:“獨裁者一個個地離開,他們的老朋友越來越孤單了。他(金正日)不是在中國,是在朝鮮,但是中國這邊大家都在慶賀,大家可能跟朝鮮人民都心有共識。我們其實是通過慶賀他死亡,也期許我們也早點結束這種沒自由、沒民主的狀態。”
金正日之死為東亞地區局面增添不穩定因素,亞洲股市受拖累在周一多以報跌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