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在即,歐盟依然未達成統一抵制的立場。面對香港當局再大肆抓捕歌手和媒體人士,德國外交和內政部長以個人身份率先宣布不會參加。時評人認為,兩位部長是在強化德國立場並促歐盟盡快出台共同抵制方案。
德新社周三(29日)報道,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和內政部長費澤爾(Nancy Faeser)相繼宣布,將不會參加北京冬奧會。但報道中,兩人都是基於個人原因而非外交抵制下的選擇。

德國法學學者、《歐華導報》前主編錢躍君就此接受本台採訪。他指,香港當局周三逮捕香港歌手何韻詩等《立場新聞》的六名高管,再令世界嘩然。在此背景下德國兩位部長的聲音有著嚴肅的政治意涵。
錢躍君說:中共空前地踐踏人權,所有民主國家的政府都必須嚴肅考慮他們對這次北京奧運的基本政策。德國外交部長和內政部長率先表示肯定不去參加,只是理由比較保守,但他們在歐盟決策前就明確表示拒絕參加北京奧運,就是以實際行動來譴責中共的人權踐踏,尤其是警告歐盟的決策者,無論他們最後做出怎樣的決策,德國政治家肯定不會參加北京冬奧。
錢躍君也表示,新任德國外長所在的綠黨在「六四大屠殺」後,一直持對華強硬立場,綠黨進入這屆執政聯盟,也成為決定德國對華政策的重要政治力量。對待北京冬奧會的態度將是德國未來對華政策的風向標。
錢躍君說:新一屆的德國政府,總體的對華政策上,都站在嚴厲譴責中共人權踐踏的民主陣營一邊。德國社會都呼籲德國政府,必須明確抵制北京冬奧。德國女外長所代表的綠黨,從八九六四開始,就一直站在抗議中共專制的立場上。現在綠黨主管外交部,不可能出於經濟利益而對中共做出任何妥協,將成為主導德國對華政策的最重要政治力量。
不過,因揭露中國體育興奮劑黑幕被迫流亡德國的中國國家隊前隊醫薛蔭嫻之子、獨立藝術家楊偉東在接受本台採訪時,就對德國兩名外長僅以個人身份拒絕參加北京冬奧會一事表示失望,他認為在五眼聯盟國家因中國人權問題做出明確外交抵制之時,德國作為西方重要民主國家,這一表態遠遠不夠。
楊偉東說:貝爾博克、費澤爾就以個人身份不去北京的話代表不了德國政府,這不是德國政府的一個決定。我是比較失望的。中共在新疆對維吾爾種族滅絕,鎮壓西藏、香港,監禁記者、維權律師等等,國際社會已經開始對這些迫害人權的行為外交抵制,我呼籲德國政府應該儘快拿出非常明確的立場,跟五眼聯盟一樣,外交抵制北京冬季奧運會。
楊偉東也認為,面對抵制行動,中國一貫給出「不要將體育政治化」的借口,但中共一直用政治干預體育,其全家因為捍衛奧運精神、揭露中國體育興奮劑黑幕遭報復,這就是一個明顯的案例。他指,踐踏奧運精神的國家不配舉辦此類盛事。
楊偉東說:北京一直在強調政治不能介入體育,但是體育政治化在中國無處不在,我母親因為舉辦中國興奮劑的黑幕遭到打擊報復,我們這個家庭被迫流亡到德國,這就是一個例子。中國從1978年就已經開始興奮劑的研究和有組織的使用,中國也在踐踏奧運精神。
北京被指控對維吾爾人強迫勞動。在德新社的採訪中,德國外長貝爾博克支持歐盟對涉及強迫勞動的產品實施進口禁令。
貝爾博克對德新社表示:我是一個超級體育迷,但我絕對不會在這個時間段去參加奧運會,過去,外交部長出席奧運會的情況也不常見。
負責體育事務的內政部長費澤爾則透過發言人解釋稱:她是出於新冠疫情的原因而無意親自前往北京。但發言人未再做出具體解釋和說明。

過去,德國聯邦政府一般由負責體育的內政部長代表參加奧運會。譬如德國前內政部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參加了北京2008年夏季奧運會。一般情況下,德國總理也不參加各國的奧運會,如德國前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在任16年期間未參加過奧運會。
對於德國總理奧拉夫·舒爾茨(Olaf Scholz)是否會前往北京,周三,政府副發言人沃爾夫岡·布希納(Wolfgang Buchner)未提供明確答案。他表示,目前仍與歐盟合作伙伴進行協調,無法預料其間的協調過程。
本月初,美國宣布不會派任何官方代表參加北京冬奧會,其後,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新西蘭等五眼聯盟國家紛紛跟進。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於12月27日再次強調,鑒於中國在新疆進行的種族滅絕政策及其它侵犯人權的行為,美國抵制北京冬奧會的立場不會改變。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