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巴使館「長臂管控」 對當地回族留學生全面起底

0:00 / 0:00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正全面收集當地中國穆斯林留學生個人資訊,目前已有逾400名留學生在不願意的情況下交出資料。數年前中國在埃及等國的大使館已對穆斯林學生進行登記,並發生穆斯林學生被遣返、召集回國後失蹤事件。知情者透露這些個人資訊將會與中國安全部門共用令人擔憂這些穆斯林留學生的人身安全。(吳亦桐 / 黃樂濤 報道)

有來自巴基斯坦國際伊斯蘭大學的學生,上周四(2日)對外透露,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開始收集中國回族留學生的個人資訊並登記建檔。包括護照號、微信、電話和在中國國內位址和現住址、所學專業等。

負責執行的是「中國留學巴學生聯誼會伊大分會」,據「國際伊大交流一群」微信群組流出的一份通知顯示,該校中國學生會要求留學生在元旦前夕提交登記表,這些資料將呈報中國駐巴使館存檔登記;如果拒絕登記,中國使館將不予辦理畢業認證等。

登記表還印有警告:若有隱瞞,產生的後果均由本人承擔。

巴基斯坦伊斯蘭大學中國學生會副主席黃浩向本台表示,此次登記涉及七至八百名國際伊大的中國留學生,他亦承認受命於中國駐巴大使館。

黃浩說:對對對,七、八百吧,應該有。這不是第一次登記。使館那方面它們會經常發通知,使館那邊和學生會的關係特別好,活動基本上都是由中國大使館主辦,然後由中國留巴聯誼會承辦。

但黃浩拒絕回答中國大使館收集留學生資訊的目的。因為是周末,中國駐巴大使館的辦公電話無人接聽。

巴基斯坦國際伊斯蘭大學為一所綜合性大學,目前該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有七、八百人,絕大部分是來自寧夏、新疆、青海、河南、雲南等地的回族和撒拉、東鄉等穆斯林民族,其中有12%修讀伊斯蘭哲學和伊斯蘭歷史,其他人修讀阿拉伯語、經濟和教育等。

一位匿名的留學生告訴本台,至目前,中國學生會已經收集了逾410名留學生的資訊,很多留學生雖然明白隱私被侵犯,但懾於中國使館的威脅被迫妥協,否則中國大使館將拒發學歷認證的照會檔。

留學生說:最近開始使館收集這些資訊,要把材料提交給學生會,由學生會統一往使館報。大概現在有400多名學生已經上報上去。絕大部分都是回族,有好多穆斯林學的是伊斯蘭宗教專業。使館這種作法完全就是長臂管轄,赤裸裸的一種監視。我們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國外都是沒有自由的,終極目的還是管控穆斯林族裔,這些東西都是和各省、地市的國家安全局、國保大隊共用的。

旅居美國的回族時政評論人馬聚向本台透露,早在2016年夏季,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就發生了中國使館對持有中國護照的穆斯林登記在冊事件;2017年7月中國公安部一位副部長前往埃及首都開羅,與埃及軍政府合作抓捕了大約75名中國穆斯林學生,並遣返了52名學生。事件之後中國留學生被悉數登記造冊,這些數據傳回中國國內,很多學生被當地公安召回國後失蹤,另外約旦的幾所大學的中國穆斯林留學生的資訊也同樣被大使館掌控。

馬聚也表示,礙於巴基斯坦社會對中國打壓新疆維吾爾人的反抗情緒,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大學的國際背景,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遲遲未動手,但隨著今年2月即將實施《宗教團體管理辦法》,中國駐巴使館開始執行中共當局整體的宗教管控和打壓策略。

馬聚說:中國政府對國外的學生的監視和打壓呢,主要是針對穆斯林學生。很早以前,中國政府採取和各式各式的間諜、或是用人的方式也好、技術的方式也好,早已是把穆斯林學生的資料盡數統計在內。巴基斯坦這一次是第一次正式的開始超過新疆籍的學生,甚至擴展到其他民族的學生也已經被造冊入內。

馬聚也指,面對中共當局在新疆大規模侵犯人權和近期403頁新疆鎮壓電文曝光,國際社會除譴責聲音,未能拿出有效制裁措施,這也讓中共當局更加有恃無恐。

馬聚說:這是一次對世界正義和公義的一次嘲笑,中國政府對類似像這樣的事情,它們只會一直堅持到底,今天的管控恐懼已經把內外所有的人都變成了監獄中的一份子,中國政府沒有任何停止的意願,也沒有真實的壓力促使它們停止這種暴行,新疆電文的曝光之後,國際社會給予的反應是有聲音,但沒有實質的制裁。

接受採取的留學生和評論人士也認為,中國駐巴大使館應該不僅是針對巴基斯坦國際伊大的中國留學生,其他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特別是穆斯林學生亦難倖免。加上中國與巴基斯坦在政府間的合作關係,這些穆斯林留學生的安全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