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時報》周五(22日) 報道,中國恒大於周四將一筆9月23日到期的公開巿場美元債利息8,350萬美元,匯入受托人花旗銀行賬戶,將於10月23日寬限期到期前支付給該筆債券各持有人。 但中國恒大發出 公告,表示「無法保證能繼續履行融資和其他合同下的財務義務」。
市場對恒大償還8,350萬美元公募債券利息的消息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但恒大的長期前景仍不明確。該公司的債務仍高達3,000億美元,約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恒大集團在香港的股價在周五收市報2.69 港元,上漲4.26%。
《證券時報》周五的報道沒有說恒大如何為支付利息融資,或者是否有政府介入。分析師此前淡化了中國政府將介入救助的想法,稱恒大的倒閉將對其他過度借貸的公司起到警示作用。
美國《 華盛頓郵報》周五引述紐約律師事務所Herrick Feinstein的合夥人莫倫(Scott Mollen)說:「雖然這顯然是積極的一步,但人們希望看到一個可行的下一步付款計劃,不過基本問題仍然存在,需要得到解決。」
但中國恒大於周五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出 公告,指「考慮到改善流動性的困難、挑戰及不確定性,中國恒大無法保證能繼續履行融資和其他合同下的財務義務」。
本周,中國政府一直在安撫公眾,高級官員站出來說事件擴大的風險是可控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央行行長易綱等人都談到了恒大,這麼多中國領導人公開討論一家公司的困境,實屬罕見情況。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周三(20日)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開幕式的書面致詞中指出,要處置好少數大型企業違約風險。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個別問題,但風險總體可控,合理的資金需求正得到滿足,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整體態勢不會改變。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同一天在出席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時表示,恒大風險是「個案風險」,有信心能把風險控制在一定範圍,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