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信訪局新設辦公室專門受理三農問題

中國國家信訪局新設投訴受理辦公室,由明年一月一日起運作,專門處理三農問題。但很多訪民都表示,對這個新的投訴部門一無所知。維權人士質疑新機制能否解決訪民的問題。他們又擔心隨著經濟下滑,加上明年是多項敏感政治事件的重要周年紀念,明年將是中國動盪之年。(張麗明報道)

2008.12.31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中國國家信訪局宣布,已獲准成立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受理通過電子郵件和信函提出的投訴。辦公室將於明年一月一日起試行,成立初期將專門受理三農方面的投訴。信訪人可通過國家信訪局網站的網上投訴欄目,或致信國家投訴受理辦公室提出投訴。

投訴辦直屬於國家信訪局,除了接受投訴外,還會綜合分析投訴事項,直接向中央高層領導匯報,並可就地方官員的失職提出追究辦法。辦公室主任將由國家信訪局領導兼任。國家信訪局現任局長王學軍,今年八月獲任命為國務院副秘書長。此任命被視為中央政府提高信訪局地位的象徵。

關注農民權益的北京維權人士侯文卓認為,開設投訴辦顯示中央政府十分重視三農問題,但她懷疑辦公室成效有限。她說:我覺得這是好消息,至於效果怎樣,是否能解決問題很難說,因為過去這麼多年信訪制度只屬於一種安撫手段,雖然亦化解了小部分矛盾,但因為官僚主意,可能會干擾了辦公室原本的宗旨。

本台接觸了多位農民維權代表,他們大多不知道信訪局成立專門處理三農問題的辦公室。記者通過北京的電話查號台亦找不到國家投訴辦的電話。記者曾多次致電國家信訪局,但電話一直接不通。

關注訪民權益的中國維權信息網站“民生觀察”負責人劉飛躍認為,要徹底解決三農和信訪問題,只依靠信訪制度並不足夠。他說:信訪辦只是一個有職無權的機構,投訴辦能否制衡官員手中的權力,是否可以獨立處理投訴,我還是質疑。最重要從制度方面徹底改革,建立民主政治體制,開放言論自由,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今年中國各地都發生很多示威騷亂,包括西藏暴亂、新疆爆炸、還有各地規模不一的徵地衝突、罷工抗議等,其中不少造成流血慘劇,在貴州和甘肅就有公安開槍鎮壓示威者。明年是六四事件二十周年,也是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和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流亡五十周年,而中共則會慶祝執政六十周年。

劉飛躍擔心,隨著經濟下滑,明年中國社會將更不穩定。他說:從零八年底來看,官方已在多方面收得很緊,採取高壓手段,包括言論自由和對維權人士都有打壓得愈來愈緊的趨勢,當然經濟下滑造成民生問題將可能演變成更多衝突,但實際上現在的社會矛盾是幾十年來中共拒絕進行政治改革而積累下來的,壓制愈久和愈厲害,到時爆發將愈厲害。他希望中央領導人能推行政治改革,開放輿論,讓民眾享有更大權力,監督政府運作,減少社會不和諧。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