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審議武警草案指揮權歸軍委 可能欲防範「政變」

0:00 / 0:00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一項草案,將武警部隊的指揮權改由中央軍委負責,地方政府將會喪失調動權。過去曾傳出前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利用操控武警部隊試圖「政變」;有歷史學者分析,新編制可能是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發生,亦有助鞏固習近平政權的安全。(文宇晴 報道)

在1982年成立的中國武警部隊,由中央軍委及國務院雙重領導,負責執行救災、反恐、防衛等多重任務。

全國人大常委會周二(31日)審議關於武裝部隊的草案,列明將武警部隊的指揮管理權改為中央軍委直屬統一管理,意味著地方政府不再擁有武警部隊的指揮及調動權力,而地方及中央政法委亦不能再透過控制公安部門,在背後指揮武警。原本歸屬武警部隊的黃金、森林、水電、交通等專業警種部隊,將被剔出武警體制。

大陸官媒周三(1日)報道相關草案內容指出,武警改革將按照「軍是軍、警是警、民是民」的原則,優化力量結構和部隊編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和重點,是「強化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武警部隊集中統一領導,堅定貫徹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負責制」。

北京歷史學者章立凡指出,新編制被視為政法系統的削權,有利保障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政權的安全,讓他在十九大後進一步鞏固權力。

章立凡說︰除了對於政權內部的防範外,也包括對社會維權方面有防範,想把權力更加集中,這兩方面的意圖都有。從今年北戴河會議後,改組軍委的時候可能這一套,就是把所有的武裝力量都統一到一個人手裡調度,這種思路已經形成了。因為軍委實行的是「軍委主席負責制」,實際上也就是一個人說了算。

武警部隊的改革其實由去年初已經開始,在新體制編制下,武警部隊逐步由原先的三大部改為四部委,包括參謀部、政治工作部、後勤部、紀委。

河南省蒙冤警察何祖華向本台記者反映,武警的職能本應傾向軍事方面,負責國家安全保衛任務。不過因為有派駐武警到各省市地區,地方政府便可以隨意調動武警處理事務,甚至是鎮壓群體事件。

他說,現在中央要把武警部隊的調動權交由軍委統一負責,覺得有助提升武警的正面形象,亦能防止地方政府濫用武警參與違法行為。

何祖華說︰在過去很多強拆、徵地事件,有地方政府是否真正使用武警,還是被一些流氓打著武警的旗號,也穿著他們的服裝冒充,確實是分不清楚。既然現在是中央要把權力收回去,肯定有限制地方權力的想法。是否意味著過去有一些地方領導,可能在指揮武警部隊方面有違規行為。

中央政法委前書記周永康透過其職位身份,間接控制武警部隊。外界曾廣傳在2012年3月19日晚上,周永康為了搶奪薄熙來案的關鍵證人富商徐明,調動大批武警部隊包圍新華門及天安門。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胡錦濤立即調動38軍入京,雙方一度對峙,武警部隊最終繳械,而周永康其後亦失勢和被查處,外界稱之為「3.19政變」。

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小組會議時,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經表示,已經被查處的薄熙來、周永康、令計劃、徐才厚、郭伯雄、孫政才等人「既巨貪又垢腐,又陰謀篡黨奪權」。

不過未清楚今次武警部隊的改革,是否為了防止類似周永康「3.19政變」事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