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部份地區周三(14日)遭重度霧霾籠罩,其中京津冀地區繼續首當其衝,當局投下巨大資源治理,但華北地區的治污成效並不顯著,更有可能,持續一年的環保風暴,在各方的壓力下草草收場。(黃小山 / 李弘音 報道)
北京市民陳先生對本台指出,北京周三陷入了嚴重的霧霾天氣,主城區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值)每立方米已超300微克,早上的能見度一度不到100米。更麻煩的,這還不是會導致更大污染的供暖時期。他稱,除了召開重要的會議官方不惜代價的確保藍天白雲之外,大多數時候,空氣都不太好。
陳先生說:北京今天是霧霾很嚴重,早上對面就看不清楚。北京是15號供暖,還沒有開始供暖呢。可能開會的時候降下來吧,中非論壇的時候是很藍,兩會的時候有兩會藍,平時都沒那麼藍啊。
陳先生稱,政府稱為了降低空氣霧霾,從去年開始就在華北採取了非常嚴厲的手段關閉了大量企業,甚至不許百姓燃煤取暖,但現在看來效果依然不好。
陳先生說:搞了一年多了啊,去年冬天,河北到處搞那個煤改氣,老百姓取暖都不讓用煤。尤其是河北,鋼廠啊甚麼的關了很多,結果現在還是這樣。到底這個環保怎麼治理的,咱也不懂,也不了解,反正是覺著沒有多少改善。說積重難返還是怎麼著的?
在周三的重霾污染中,多年來一直污染最重的河北省石家莊市,再次高居榜首。當地市民高女士稱,去年冬天官方強推煤改氣,因燃氣不足且價格昂貴導致很多民眾受凍,今年官方又說要打地熱井,但現在老百姓也不支持。
高女士說:去年接了那個天然氣,效果也不好,現在今年說是要打地熱井,政府一戶補貼一萬,這個老百姓也不支持,因為費用會比較高一些,然後那個取暖效果也不是很好。估計今年夠嗆了。
另據山西太原、河南鄭州、南陽、陝西西安、甚至重慶等地的媒體人稱,周三這些地方都出現了重霧霾天氣,並且其中的北方的城市都還沒有開始供暖。如果開始供暖,污染將更為嚴重。
西安市民蘭女士稱,從去年開始的環保風暴,在陝西也關閉了大量的作坊式企業,但對減少污染也沒太大的效果,相反造成了很多人失業。她稱大家都已經不相信政府的各種解釋了。
蘭女士說:華北加西北。像西安、甘肅,都很嚴重的。我就給你舉個例子啊,能見度20米,而且我們是15號才供暖,這霧霾都已經來了。我們一直在限行嘛,那個私家車嘛。然後農村裡的那種小作坊甚麼之類的也給封掉了,滿大街都是失業的人,都找不到工作。但是霧霾仍然說來就來了,所以你現在任何藉口都已經說服不了人了嘛。
蘭女士認為,隨著經濟下滑壓力,該環保風暴在一些地方疑已被叫停。
為此,本台記者致電生態環境部,但該部人士稱,需要在該部官網上留言等待回覆。如果需要緊急反應問題,則撥打該部的環保熱線。他稱要耐心等待。
生態環境部:你到我們那個官網上查詢一下,要是沒有的話就在上面點那個聯繫我們,然後給我們發東西。你要是覺得它應該儘快得到解決的話,你也可以打部內專門受理這個環境相關問題的一個部門。反正耐心等待一下吧,好吧?
隨著中國工業發展,包括霧霾在內的嚴重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去年7月,中國官方發起嚴厲的環保風暴,大量關停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並禁止大量企業在冬季生產,並投入鉅資在華北地區改建燃氣管道,試圖禁止用煤。但迄今為止,官方的運動式治污效果並不明顯。其中,華北投入鉅資的煤改氣工程,很多還沒有完成即被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