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布拉格風雲突變 為「一中」問題解除「姊妹城市」關係

0:00 / 0:00

因北京拒絕刪除「一個中國」條款,捷克首都布拉格市議會通過決議案,解除與北京「姊妹城市」的合作夥伴關係。布拉格市長和議員表示不會屈從中國獨裁政權。有議員也表示在天鵝絨革命30年後,必須要牢記:良心不可出賣。台灣駐德國代表處大使認為,這將是歐盟抵制中國的序幕。(吳亦桐/程文 報道)

捷克首都布拉格市議會周一(7日),通過解除與北京「姊妹城市」關係議案。

2016年3月,習近平訪問捷克,兩國簽署多項協定。包括在時任布拉格市長克爾娜喬娃(Adriana Krnáčová)的推動下,布拉格與北京締結為「姊妹城市」,雙方協定的條款中包括承諾遵守「一個中國」原則。

去年新上任的布拉格市長賀瑞普(Zdeněk Hřib)認為,上屆政府簽署的兩城市合作協定中,有關「一中」條款對城市之間的夥伴關係是不合規的,因為這是一項針對兩國外交事務的政治內容。他從今年1月起要求北京刪除該條款。

提出議案的議會成員瑪爾凡諾娃(Hana Kordova Marvanova)在推特上發布了這個消息,她指出中方一直拒絕就布拉格提出的刪除「一中」條款要求作出回應,因此終止合作夥伴關係是他們的唯一選擇。對布拉格來說,這也是一種姿態,捷克人民不想屈從中國的獨裁政權。

布拉格市議員、海盜黨主席克勞索娃(Michaela Krausová)對此表示:天鵝絨革命30年後,我們必須要牢記,良心不可出賣。

中華民國(台灣)駐德國代表處代表謝志偉大使向本台表示,近年中國以金元外交開路不斷擴張,東歐曾被歐盟擔憂是中共突破的薄弱之處,布拉格這一決定令人振奮,也代表歐洲抵制中共的聲勢漸起。

謝志偉說:這也意味著只要你背脊樑挺得直,你就可以做出符合公民正義應該做的事情;不再任憑中國予取予求,其實這樣的氛圍在歐洲,我們慢慢可以觀測得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布拉格有一定的歷史傳統,前有哈維爾總統,後有布拉格市長賀瑞普,他開了第一槍,接下來第二槍、第三槍誰來開?歐盟在面對中國霸淩的情況下,態度上真的要改變。

台灣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曾建元表示,捷克在東歐民主化中是具有標誌意義的國家,奈何近年中國對外擴張時捷克的短視政治家不斷拜倒在中國的經濟利益面前。曾建元認為賀瑞普為代表的新一代年輕捷克政治家,正在重建哈維爾時代的精神。

曾建元說:多年以後在這個布拉格市長身上,我們又看到當年捷克對價值的一種堅持,布拉格市長對台灣跟中國的關係,揭開了大國政治下虛假的陳詞濫調,直接就指明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非常勇敢的,必然要面臨來自中共外交的壓力。

賀瑞普在去年11月出任布拉格市長後,表現對台灣民主政權的支持。今年3月賀瑞普訪問台灣;特別是在今年西藏抗暴60周年之際,布拉格市政廳等多處公共建築升起「雪山獅子旗」。

中國對賀瑞普啟動「施壓報復」,除抨擊其親台立場外,今年4月取消了布拉格4家樂團本將於秋天在中國的巡演。料今次解除「姊妹城市」關係事件,將令雙方關係更趨緊張。

德國法學學者、《歐華導報》主編錢躍君表示,東歐也醒了,要給北京一點顏色看看。

錢躍君說:中國政府往往是以這種強橫的手段來阻止台灣的外交關係,布拉格這樣一個有人權和民主傳統的城市能奮起反抗,這對北京政府來說是給他們一個顏色看看,對台灣來說,也是給他們看到:全世界熱愛民主和自由的人始終站在他們一邊,而不會去認同專制政權。

捷克外交部長湯瑪斯·佩特里切克(Tomas Petricek)表示,儘管他尊重布拉格議會的決定,但仍維持對中國的立場。捷克政府堅持「一中」原則。,而中國大使館仍未就事件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