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方終可在大陸會見李波

香港銅鑼灣書店5人失蹤事件再有新進展,香港警方通報,周一(29日)上午與失蹤者之一李波在大陸見面,對方再次要求銷案。由於事件仍有很多疑點未釋除,多名港區人大代表表示,藉著本周兩會議召開,打算就事件提案。有出版業人士不寄望會帶來大突破,但形容總比不說的好。(文宇晴 報道)

香港警方公布,指周日接獲廣東省公安廳警務聯絡科通知,李波願意與香港警方會面。警務處和入境處兩名人員周一上午在大陸,與李波在一賓館房間單獨會面,錄取口供。

李波在會面時表示,他在朋友協助下用自己的方法自願返回大陸,並不涉及綁架,但他拒絕透露其他詳情。李波又指出,目前正協助調查涉及一名姓桂人士的案件,他在大陸是自由和安全的,事件解決後會回港,要求警方銷案,指無需特區政府協助,並要求警方不要對外披露他身處的地方。

就此,本台記者曾致電李波的妻子蔡嘉蘋,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銅鑼灣書店5人失蹤事件發生至今近4個月,有多名港區人大代表打算在北京兩會期間,就事件表達關注和提案。

一名不願透露身分的香港出版業界人士對記者說,事件令香港出版業界帶來很大的影響,寒蟬效應令出版和銷售"禁書"的書店,因憂慮前境而相繼結業。所以,若有港區人大代表表達目前港人和書商的憂慮是好事。

出版業人士說:提出這個問題,無論能否解決都好,最怕是不敢出聲。真的有膽量站出來是好事,反映我們香港人的意見,至於能否解決是當局的問題。

另一名在香港多年從事出版事業的孟浪形容,事件如同擠牙膏,外界聲音多了,大陸當局就公布一些案情來,但在這種不透明和單一媒體的報道,很難釋疑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憂慮。孟浪認為,說總比不說的好。不過謎團仍未解,特區政府依然有責任跟進。

孟浪說:客觀而言是好的,但具體有沒有效果,我無法判斷,或很難作出判斷。因為民意代表經常在人大會議中是橡皮圖章,而不是事實或具體的民意,能真正能夠代表,或一個民意能在社會的事件中能得到客觀的,或是公正的表達。我是並不樂觀,但說總比不說好。

香港電台與港區36位人大代表接觸,成功聯絡的17人中,有10人表明不會就事件有任何提案或查詢,大部分人的理由是兩地政府已經調查事件,毋須人大關注。

其餘包括田北辰等7人,則稱會有跟進的行動。田北辰曾於1月次去信深圳公安局,以及致函人大常委會秘書長王晨,不過至今未有回覆,因而他希望在北京參加兩會期間跟進,至少了解是用甚麼辦法回大陸的。

田北辰說:認為這件事他(李波)必須親自去協助調查的,這就不涉及跨境執法,但很奇怪的是,他本可以回家取回鄉證。這正是我希望(香港)警方見到李波後,第一件事要問他你怎樣變魔術的,怎樣從香港一變就回到深圳,又不用回鄉證。

至於另一名港區人大代表葉國謙,則會就跨境執法提出表達關注。

葉國謙說:我的關心點在於是否被人劫持,並且是大陸的執法機關,我相信這點是香港市民最關心的。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下,這是有一個很嚴格的規定,就是不能夠跨境執法的。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深港合作會議記者會上,被問到李波失蹤事件時重申,政府會繼續關注銅鑼灣書店事件,警方會繼續相關單位聯絡。她又稱,她在深港合作會議上已交代了討論深港雙方兩地的通報機制。

就在李波和香港警方會面前,香港鳳凰衛視和大陸媒體《澎湃新聞》周日晚上,同一時間報道巨流傳媒老闆桂民海的犯案細節,以及涉及案中的呂波、林榮基及張志平3人的供詞,均稱是受到桂民海指使,明知在未取得任何許可下,銷書到大陸。

報道又引述民警指出,呂波等3人認罪態度較好,有機會保釋候查,有望在近日返回香港。對此,香港警方稱正要求廣東省公安廳警務聯絡科確認及進一步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