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地震死亡增至589人

0:00 / 0:00

雲南省魯甸縣地震,至今至少造成589人死亡,2400人受傷。救人黃金72小時已過,找到生還者的機會減少,加上搜救和運送物資方面遇上困難,料傷亡數字仍會上升。(文宇晴報道)

魯甸縣地震至今發生超過700次餘震,通往地震重災區魯甸縣的主幹道,已經全部打通。武警周三(6日)下午對堰塞湖進行爆破,並已經打通前往底部堰塞湖堤壩的道路,方便大型機械車輛進入開挖洩洪槽,但預計需要1周後才排除險情。

有救援人員向大陸媒體指出,震央龍頭山鎮,仍有多條鄉村共2萬名村民,缺乏食品及藥物。其中龍泉村的一組房屋,因山泥傾瀉將50多人活埋,武警官兵已經前往救援。

徒步離開重災區的龍頭山鎮災民趙先生周三對本台表示,由於要處理遇難家屬的事宜,他得暫時留在當局其中一個臨時安置點。他說,基本上在臨時安置點的物資充裕,但據現場所知,由於道路損毀嚴重,深入災區運送救援物資仍然是一大難題。目前,救援人員另一個擔心的事情,就是災後或許發生的疫情問題。

他說︰這邊的話災民基本上都安頓下來了,從昨天開始逐步安頓下來了。疫情的話,這裡都有專業的部隊在(駐守)。只是其他地方,還沒有救援隊過去,因為是路道堵塞,沒辦法過去。

至於縣內另一個影響不算嚴重的水磨鎮災民李先生說,災區部分村落仍有多人被埋,急需救災物資。但當地天氣不穩定,增加了運送的難度。

他說︰今天早上還有(餘震),就是下雨以後,路很滑,拉物質的車很難通過。本地人司機路控熟一點、技術好一點,勉強可以運一些過去,其他人是不行的。

負責處理物資捐贈的魯甸縣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到本台電話查詢時,建議記者向縣政府了解。
她說︰我們的物資調動都是由他們統一指揮調動的,這些信息你跟他們聯繫吧。

不過,魯甸縣政府、縣內重災區龍頭山鎮政府,以及該鎮內多個政府部門等,電話未能成功接通,語音提示是忙線狀態。

遠離龍頭山鎮約20公里的文屏鎮,鎮政府一名工作人員指,領導也前往重災區協助救援的工作,但由於當地的信號不好,暫時失去聯絡,未清楚現場的最新情況。

該政府人員又說,為了應付及後被搜救出來的大量傷者,需要接受治療,魯甸縣內醫療服務緊張,附近縣城的醫院也做好隨時轉移傷者的工作。

她說︰魯甸縣第一醫院、中醫院還有臨時的醫院,已經非常多傷者。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都住滿了(傷者)。

非重災區的房屋也有明顯的裂縫,隨時倒塌。(災民攝)
非重災區的房屋也有明顯的裂縫,隨時倒塌。(災民攝)

綜合報道,地震後災區不斷下雨,形成堰塞湖,由於水位不斷上漲,抗震救災指揮部決定對堰塞湖進行爆破。當局原定計劃在周三早上炸毀堰塞湖,緩和水浸情況。但前一天25名武警同1噸炸藥前往準備時,山泥傾瀉,道路受阻,25人無法按原先途徑返回,一度被困。

由於災區的救援受到地理和天氣因素影響,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限制其他各地的工作人員前往雲南魯甸地震災區,並指出區的餘震不斷,大量房屋倒塌或受損,基本沒有接待能力,如大量工作人員前往,不單安全難以保障,也會令救災工作遇到新的困難。

另外就捐贈物資方面,國務院辦公廳建議各界捐贈資金為主,主要用於災區重建和長期安置災民。對於捐贈的物資和裝備,要統一安排接收,並有組織地運往災區。未經協調確認的,一律不得自行分散運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部署雲南地震救災的各項工作後,已經離開雲南魯甸地震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