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下降,中共沿用幾十年的"一胎"苛政有限度放寬﹐提出"單獨二胎"。有學者批評當局"擠牙膏式"開放生育,無助解決勞動人口不足問題,亦有曾被強迫墮胎的訪民歡迎政策,但認為大部份城市人已無力撫養第二個孩子。(林靜報道)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放寬一孩政策,允許"單獨二胎",即夫婦其中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可生第二個小孩,政策出台後引起全國議論。
徘徊上訪之路十多年,曾被兩度強制人工流產的上海維權人士毛恒鳳向本台指,有留意生育政策得以開放的消息,但依她近日在上海所聞,普遍老百姓未有因"單獨二胎政策"而有很大的喜悅﹐恐怕只有那些為人父母的達官貴人,才是政策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她亦慶幸政策得以放寬,至少可大大避免年輕一代承受墮胎的傷痛。
毛恆鳳: 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條件根本非常差,連一個小孩都養不來。但大家都說,那些官員甚麼的,反而會擔心若子女出意外,資產無法繼承,所以他們是想開放這政策。我唯一感到慶幸,若我現在才生第二始,那我就不用關進精神病院、給勞教了。現在才是真正出路,生一胎二胎三胎,保障基本人權。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周六進一步向傳媒解釋政策時表示,調整生育政策不等於放鬆計劃生育。單獨兩孩政策,在全國不設統一時間表,各省將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實施時間。他承認,大陸人口結構性問題日益嚴重,勞動人口不斷減少和而老年化亦一直加劇。
王培安稱,今年內地60歲及以上長者已達2億,佔全國人口約15%,預計本世紀中將達4億,且獨生子女夫婦需負擔贍養四位老人和至少一位子女重擔。近二十年大陸經濟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依賴於低廉勞動力,但沿海地區工廠近年頻出現"招工難"。此外,內地重男輕女令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到2020年,預測將有2,400萬"剩男"娶不到老婆。
王培安引述官方調查稱,符合單獨兩孩再生育條件的夫婦,約1,500萬至2,000萬人,總量不算太大,再加上各地實施有關政策的時間有異,料短期內不會出現出生人口大幅增長的問題。對於為何不實行"普遍兩孩",王培安解釋,中國人口眾多,現階段若實施普遍兩孩政策,短期內會引起出生人口大幅波動,也會形成周期性出生人口波動,影響人口發展規劃目標的實現,對中國經濟社會帶來不利影響,故普遍兩孩仍未能實行。
三年前因妻子"違規生第二胎",被解僱教職的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副教授楊支柱,曾長期進行人口問題研究,他接受本台訪問時稱,政府只開放生第二胎後,未來一兩年可能會有一個生育高峯,但無助舒緩勞動人員缺乏的困境。
他說: 每年只是多一百幾十萬出生,根本抵不上適齡婦女生產人數下降的影響大,2017年以後出世兒童數字還會下降。要解決勞動人口下降只有兩個方法,一個是鼓勵生育、一個是延遲退休。但應該先鼓勵生育,高度老年化後,已經没有那麼多媽媽了。
他認為政府應全面撤銷限制生育政策,即使人口上升,現有社會資源亦足夠應付。
他說: 開放單獨補生,最多只會生多幾百萬小孩,若完全放開補生,人口頂盡多了三千多萬,但也是三千多、四千萬,但也不會是一年內、要幾年時間。1963年人口多了三千萬,都没有出現人口災難,現在醫療等資源好多了,怎會發生人口災難。
大陸從上世紀80年代初全面推行"計劃生育",並將之視為基本國策;據官方公布,該政策推行近半個世紀以來,內地累計少生四億人。
在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數十年,偷步"超生"者會被懲罰不能申領戶口、面臨開除公職、罰款甚至勞教等處罰。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