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訪問新疆,大力強調社會穩定和發展經濟。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卻繼續以強硬手段反擊西方社會的批評。有報道指,中國政府去信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要求她不要公開關於新疆人權狀況的評估報告。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近日也抨擊英國官員有關新疆的言論,強調新疆問題不是人權問題,而是「反暴恐、反分裂、去極端化」問題。
全球公民組織期待已久的聯合國人權高專辦 (Office of the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OHCHR)新疆人權調查報告到底何時發布,再添不明朗因素。《路透社》最新的獨家報道指出,中國正意圖阻礙報告的發布。
在《路透社》看到的一封來自中國的信函中,中方對新疆報告表達「深切關注」,並「強烈呼籲」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不要發布評估報告。
信函說:新疆評估報告一旦發布,將加劇人權領域的政治化和集團對抗,損害人權高專辦的公信力,並損害人權高專辦與成員國的合作。我們強烈呼籲高級專員女士不要發表這樣的評估報告。
路透社:外交官稱中方在日內瓦爭取別國支持
《路透社》表示,該信函已獲來自3個國家的外交官及1位人權專家確認,並表示中方從6月底已開始在日內瓦的外交代表團中發放該信件,呼籲各國聯署支持。其中一個國家的駐日內瓦外交官表示,已正面回應中方信件,表達其國家的支持。兩名駐日內瓦外交官形容,中國尋求直接遊說巴切萊特,做法罕見。
《路透社》引述駐日內瓦外交官表示,各國礙於和中國的密切經濟關係,很難在人權問題上向中國說「不」。
人權組織:中方憂影響二十大
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國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向本台維語組時表示,中方花大力氣意圖阻止報告發布,或和年底的中共二十大有關。她特別提到,很多政體並不理會外界的批評,然而中國卻很不一樣,對批評聲音非常敏感,甚至就侵犯人權行為繼續撒謊。
索菲・理查森說:我想中國對這份報告的發布時機特別不高興 ,因為它將非常接近11月的中共二十大,這不是一個習近平和他的政治盟友樂見報告發布的時間。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北京投入大量資源破壞聯合國人權機制,這並不讓人驚訝。
索菲指,巴切萊特正面對來自維吾爾群體、多國政府、全球非政府組織,以及中國的多重壓力,她會否如期公布報告、報告有多完整,顯示她有多重視自己的任命,和是否敢於挑戰聯合國機制中最強大的成員。
海外維吾爾人:中方憂惡行曝光
英國維吾爾人權活動家、組織「停止維吾爾種族滅絕」(Stop Uyghur Genocide)行動的執行董事拉希瑪.馬赫穆特(Rahima Mahmut)書面回覆本台查詢,對中方懷疑阻礙新疆報告的發布,並不感到奇怪,認為顯示中方擔心惡行被曝光。
拉希瑪.馬赫穆特說:中國政府試圖阻止聯合國發布關於我故鄉的侵犯人權行為的報告,包括利用其經濟主導地位,這並不讓人驚訝。 然而,他們公開地試圖阻止聯合國公布調查結果,表明他們對調查會暴露的東西感到恐懼。
拉希瑪.馬赫穆特表示,巴切萊特早前已讓維吾爾人失望,促請巴切萊特儘快公布完整報告,重建與維吾爾群體的信任。

聯合國未回應有關中方信件報道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發言人回覆本台維語組查詢時,未就《路透社》的報道作出回應,也未有回應巴切萊特是否已收到中方的信件,但就表示報告正進行發布前的最後修訂,包括按標準做法,在發表前和相關國家分享,徵求其意見,並在報告的最終版本中反映。
至於報告何時發布,發言人表示正如巴切萊特上月所言,將在她離任前發布。
中國駐日內瓦代表團發言人劉玉印未有回應信件是否已經發出,也未就信件內容作出回應,但就強調近100個國家已在7月8日結束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以公開聲明及「聯署信」,表達對中國在新疆問題上的支持,而且「反對以人權為藉口干涉中國內政」。
《路透社》的報道說,中方信函的另一個版本更為強硬,但不知為何最終被刪去。該版本批評新疆報告「未經授權,且嚴重違背人權高專的職責」,聲稱會損害巴切萊特的名聲。
聯合國人權高專的新疆人權調查報告由一群人權專家從3年多前開始收集證據撰寫,關注中國對維吾爾少數民族的對待。聯合國人權高專辦去年曾表示即將公布報告,卻因不明原因而遲遲不見影蹤。而另一方面,巴切萊特則在今年5月訪問新疆,被外界炮轟對新疆問題過於軟弱。她在6月宣布不會尋求連任,並承諾會在8月底離任前發表報告。
習在新疆吹和風 戰狼卻繼續反擊西方批評
另一方面,英國外交部副部長艾哈邁勳爵(Lord Ahmad)日前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作閉幕發言時,提到有47個國家聯署關注中國限制宗教自由,促請人權高專儘快發表有關新疆的報告。短短的發言內容,卻引來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強烈反彈,狠批英方「罔顧事實,顛倒黑白」,更聲稱新疆問題不是人權問題,而是「反暴恐、反分裂、去極端化」問題。
然而就在上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新疆時,被形容刻意表現親民,發言時聚焦社會穩定和發展經濟,且沒有出現「極端主義」、「分裂勢力」等字眼。
現居英國的時事評論員鍾劍華向本台表示,中國政府對新疆問題的表述從來充滿矛盾,要視乎時機和對象。因此習近平訪疆時要顯示他有能力讓新疆完全受控,以為二十大造勢,但事實上卻不可能停止對新疆的鎮壓;而面對國際社會指責時,就要繼續把問題提升到「反恐、打擊極端主義」的層次,並繼續強硬否認新疆集中營的存在。
記者:呂熙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