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新聞社為免影響在中國的業務運作,編緝扣發一篇有關中國富商及中國領導人關係的調查報道。另外,路透社將派駐中國的記者被中國當局拒發簽證。(海藍報道)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指,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的一個調查小組用了一年時間,調查中國最富有商人及數名現任及前任政治局常委之間的聯繫,該報引述知情人士稱,彭博社的編輯最後將報道刪除。該主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上指,彭博不能因為刊登該調查報道,而冒著影響它在中國運作的風險。彭博主編則回應指,提交給他的報道未完成,所以沒有發。
紐約時報亦有彭博新聞社扣起新聞的報道,指被扣起的有兩篇報道,都是該社駐香港資深記者有關中國領導人及商界關係的報道。彭博調查的中國首富是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而該社高級編緝回應時,否認有扣下調查報道的情況。
本台記者曾致電彭博新聞社香港辦事處,接聽電話人士多番查問找編輯部原因,最後指有關編輯不在。
杭州獨立記者昝愛宗表示,彭博要在中國做生意,因此與當局妥協。中國的宣傳部非常強大,不只內宣,還有對外宣,外宣可以以不讓你做生意,作為條件,他認為彭博因此妥協。
官方環球網亦曾引美國媒體報道彭博新聞社扣發其記者有關中國高官及富商關係的調查報道,其後新浪、騰訊等大小網站均轉載,但目前環球網巳把該報道刪除。網民對此議論紛紛。網民"真言"指,"控制言論,沒有言論自由"。另一網民"龍行雲"指,"不光神州大地和諧一片,還把和諧暖風吹向世界。"
彭博新聞社曾於去年6月29日,刊登《習近平的百萬富翁關係揭露精英財富》報道後,其後彭博網站及其旗下雜誌《彭博商業週刊》網站遭到中國屏蔽,網站被實施DNS污染。該新聞社主要在世界各地售賣金融信息。

另外,英國路透社行將派駐中國的專題記者慕亦仁(Paul Mooney),上週五從路透社總部得知中國當局拒發簽證,包括旅遊簽證。
慕亦仁向本台表示,今年2月,路透社聘用他作為中國專題記者,並於3月替他申請駐華記者簽證,約一個月後,他被中國駐三藩巿領事館來電,著他到領事館面試。他認為,記者申請赴華簽證,需要經過面試才獲發簽證,這個概念錯誤,他們通過面試威嚇記者。該名領事館官員指出,他們知道他曾報道維權律師及山東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等,並問及他對維權律師、陳光誠及西藏的看法,他認為外國政府向記者面試,查問這些題目實屬不洽當。該名官員更說,如中國給他簽證,希望他能更客觀報道中國的新聞。
慕亦仁又指,除了記者簽證不獲簽發,旅遊簽證也沒批。按中國慣例,他將三至五年沒法返回中國。
現年63歲的慕亦仁,去年的記者簽證到期後,一直申請新簽證,他以前由香港南華早報担保,替他申請簽證。慕亦仁目前居住在美國加州,他從事中國新聞30年,並在北京工作了18年。
北京駐華外國記者會透過電郵向本台指,該協會對受人敬重的資深記者慕亦仁(Paul Mooney被拒簽證,並在這種態度下拒發感到震驚。這種拖延及沒有透明度的手法,只會令人覺得中國當局利用簽證來威脅記者及傳媒機構。
此外,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去年亦因簽證沒批下來,被迫離開北京。另一紐約時報記者Phil Pan亦被拖延記者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