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指美中爆發戰爭已非「不可想像」後,該國前總理陸克文在最新一期美國《外交事務》雜誌撰文指,未來數月美中兩國爆發軍事衝突的機會「特別高」。有學者認為,美國11月總統大選前夕,是兩國最緊張的時刻。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周三(5日)則放軟身段,表示願意與美方重啟會談,拒絕兩國脫鉤。(潘加晴 報道)
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在美國《外交事務》發表文章,警告美中在未來數月爆發軍事衝突的機會「特別高」。陸克文以《警惕亞洲的「八月炮火」——如何防止中美關係的緊張引發戰爭》為題,形容中美關係過去數十年的變化,好像在數月間突然消失,回到更原始的時代。
陸克文稱,世界各地政府現在都在私下緊張地問,中美關係會走向何處。「換句話說,我們不只面臨新冷戰,可能更是一場熱戰。」他認為,美國11月大選正為特朗普構成相當壓力,而中國政府重要決策的北戴河會議預料會在近期舉行,中美各自內部與外部因素都使得局面愈發不明朗,「風險在未來關鍵數月會尤其地高」。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主任曾銳生周四(6日)接受本台訪問,他認為,美中兩國暫時未走到「兵戎相見」的一步,但是否會在南海「擦槍走火」而引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的確比以前高。
曾銳生:一方明顯不希望「擦槍走火」,但另一方在某個情況下可能覺得「擦槍走火」未必是壞事。中方其實不想在未來幾個月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因為對中國是沒有利益,但特朗普未必不願意有小規模衝突。暫時沒有證據顯示,白宮準備去挑起事件引發軍事衝突,但如果發生了,對(特朗普)選舉不是壞事。
與此同時,中國外長王毅周三(5日)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突然軟化態度,表示願意與美方重啟會談,拒絕脫鉤。對此,曾銳生就認為,其實習近平上台以來,中國一直有打算最終會與美國經濟脫鉤,新冠肺炎疫情則加速了兩國的經濟脫鉤的步伐,但中國整體經濟未準備好,而現時美國態度強硬,北京只好放軟姿態以求緩和局勢。
曾銳生:經濟脫鉤其實並不是特朗普在2019年開始做,習近平在2013年發出的第九號文件時,已經部局最終將會同美國人脫鉤,(中國)的一帶一路、2025製造等,其實都是準備最終與美國人在經濟上脫鉤,只不過不想那麼快。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之下,其實一直都有打算最終會與美國人脫鉤,他(習近平)不是用脫鉤的字眼,是「自己不用依靠美國人」,不讓美國恐嚇到。
王毅在專訪中表示,當前中美關係正面臨建交以來最嚴峻局面,否定中美交往幾十年來取得的成果,不僅是對歷史進程的無知,也是對中美兩國人民的不尊重。中方願與美國重啟對話機制,願與美方在疫情防控、經濟復甦等領域開展互利合作,相互借鑒和分享抗疫經驗。但在香港問題上他亦重申,制定《港區國安法》,是彌補長期的法律漏洞,有利「一國兩制」方針,及保障香港的長治久安。王毅又回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早前在對華政策演講中呼籲中國人民改變中共。王毅說,美國將中共與中國人民脫鉤,作用是要割裂及挑撥中共和中國人民的聯繫,目的是搞亂中國。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