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國安新戰略望跟中印合作 分析指三國難成同盟

0:00 / 0:00

俄羅斯通過新版《國家安全戰略》,稱要以「對稱及非對稱」措施,應對外國作出威脅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不友善行為,並會加強與中印合作。學者分析俄國視美國為最大威脅,有學者估計中印只會各自與俄國合作,並非同盟。(文海欣 報道)

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周六(3日)簽署行政命令,通過新版《國家安全戰略》並即時生效。文件共44頁,當中提到以「對稱及非對稱措施」應對外國威脅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不友善」行動。

加強與中印合作 批北約構成安全威脅

此前,美國將前東歐國家及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成員吸納加入北約。6月23日,俄羅斯在黑海與英國艦艇發生衝突,加上北約及俄羅斯在黑海各自軍演,關係更為緊張。

這次戰略文件指部分國家行動旨在破壞俄羅斯與傳統盟友關係;並指北約構成安全威脅,例如在俄羅斯邊境建立軍事設施並模擬大兵團作戰及使用核武對付俄羅斯。文件警告,地緣政治不穩定及衝突增加,加上國與國之間緊張關係,加劇動武風險。

俄羅斯表示會加強與中國及印度合作,確保亞太地區穩定安全;同時加強俄羅斯、烏克蘭及白羅斯人民間的「兄弟式感情」。

王家豪認為俄視美對其國家安全構成最大威脅。(受訪者提供)
王家豪認為俄視美對其國家安全構成最大威脅。(受訪者提供)

王家豪:俄視美對其國家安全構成最大威脅

雖然普京與美國總統拜登上月在瑞士日內瓦會晤,輿論認為美國正設法拉攏俄羅斯,望進一步遏制中國, 但美俄雙方僵持的關係亦不見因一次會晤就能破冰。

曾撰寫《俄羅斯「向東轉」:東亞新勢力?》一書的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王家豪,周一(5日)接受本台訪問時,認為當時美俄雙方只是各自表述,未有作出明顯讓步。他指今次戰略文件主要講述西方特別美國,對俄羅斯存較大威脅,例如近期以納瓦爾尼為首的反對派進行一些示威活動,衝擊普京政權的穩定性;乃至白羅斯持續的示威活動反對盧卡申科政權等,都被解讀為外部勢力及美國這些西方國家干預俄羅斯內政,煽動前蘇聯國家與俄方保持距離投入西方陣營。

分析:印俄合作將有所保留

在印太戰略上,王家豪分析在烏克蘭危機後,俄方近年銳意向亞太地區發展,視中、印為最重要的戰略伙伴。1999年時,俄方已提過中印俄的三邊合作勢力,希望組建非西方勢力以抗衡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觀,然而他指印度並非一面倒依賴俄方,估計印度會有所保留。

王家豪說:因為印度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是中國,印度認為不可以依賴俄羅斯抗衡中國。所以印度其實比較熱衷參與美國的印太戰略,因為覺得美國才能提供足夠的實力幫助印度抗衡中國。所以俄羅斯立場希望中印合作,但印度立場想美俄合作抗衡中國。

張國城:中印各自與俄國合作 俄對中較警惕

張國城認為中印會各自與俄國合作。(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圖片)
張國城認為中印會各自與俄國合作。(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圖片)

不過研究俄羅斯問題的台灣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同日對本台指,印俄自蘇聯時期關係已非常密切,俄羅斯也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應國家,所以只是把兩國過往關係延續。

上月尾,普京與習近平視像會議,將《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長5年,條約對中俄之間存在的領土問題一筆勾銷。當時中國官媒新華社引述習近平指,「今天的中俄關係成熟、穩定、堅固,經得起任何國際風雲變幻考驗」, 可見中俄之間關係日益密切。

張國城認為中國也想改善和俄國關係以抗衡西方國家,中俄有很多合作基礎,所以合作不成問題。不過即使俄方希望加強與中印合作,但相信未必是結盟形式,俄方未會戒入中印關係,而是各自合作。對比中國和印度,張國城認為俄國會對中國較警戒。

張國城說:不會有三個國家共同在一起或共同議題,這應該不會有。對俄羅斯來說,印度可能還是比中國重要。他知道印度在軍事上的依賴程度比較大,而且中國在軍事上來說已不需要依賴俄羅斯,然後人口又這麼龐大,離俄羅斯又比印度近。所以遠的部份,中國還是一個潛在的、不能說是威脅但中國這種力量、華人移民,還是俄羅斯警惕的地方。

張國城認為俄方當然也想在印太保持大國地位,但與美方關心的印太議題沒有太大衝突,例如美方印太戰略關心航行自由、 中國擴張及台日安全,因此美俄並無衝突,不影響彼此利益。他認為美國跟俄羅斯衝突的交點在於歐洲及中東。

有關《國家安全戰略》文件最早在1997年設立,是一份基本的戰略規劃文件,確定了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和戰略重點,概述了保護公民和國家免受內外威脅的手段。文件每6年須修改一次,藉不斷更新以適應新發展,日前簽署的新版法案則取代2015年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