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普會】中俄結盟塑造世界新秩序 習向普道別:親愛朋友,請照顧好自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三(22日)結束國事訪問離開莫斯科,他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將目光投向塑造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沒有跡象表明,習近平扮演和平締造者角色的努力取得了成果。有學者指出,俄烏雙方正就今年春季戰爭作出部署,各自希望屆時形勢對自己有利;習近平此行只不過是鋪墊未來一年的大國博弈。
習近平大力聲援普京,反對西方,但他幾乎沒有提到俄國入侵烏克蘭,並在周二(21日)表示,中國有一個「公正的立場」。
然而,在習近平離開時,他對普京說:「現在出現了百年未見的變局。當我們在一起時,我們會推動這些變化。」
普京說:「我同意。」對此,習近平回應說:「親愛的朋友,請照顧好自己。」
台灣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沈旭輝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俄烏雙方正就今年春季戰爭作出部署,各自希望屆時形勢對自己有利。
沈旭輝說:本身在戰場上(烏俄)雙方各自的期望都比較清晰:烏軍希望有個「春季大反攻」,美國、英國、歐盟亦提供很多尖端武器。全部都看「春季大反攻」和之後在戰場上是否可以收復東部和南部失地。這就是烏克蘭一方想看到的結果。如果(春季大反攻)有比較大進展,之後再去和談,會較容易爭取比較有利結局,亦可以在明年美國大選前可以有比較樂觀研判;這是烏克蘭和盟友的算盤。俄羅斯也很清楚,對俄方來說只要今年捱過去,繼續膠著,到時和談壓力就會去到對方身上,起碼沒有明確優勢在對方那邊;如果到時中國才去調解俄烏衝突(戰爭),普京會去見他,而澤連斯基也相信不會不見習近平;如果一年之後戰事仍是膠著而中國有這個角色,那就會比現在(調解)更有價值。
他又強調,習近平的俄國國事訪問,為的是鋪墊未來一年的大國博弈。
沈旭輝說:我相信他(習近平)現在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想鋪墊現在這刻。他現在調解了伊朗沙特,跟著繼續全力支持俄羅斯;他亦都會在態度上今年會用盡不同方式去令俄軍可以挺過今年。這個就是中方今年的算盤。所以整個布局(我)都不會相信這一刻會有甚麼突破,只不過是鋪墊未來一年的大國博弈。
沈旭輝又指出,俄烏戰爭期間,美國不能有第二戰線,因此中國爭取到一定空間達到一些自身目的。
沈旭輝說:對他(習近平)來說,俄烏戰爭的持續,美俄都不能有第二戰線,中國可以在類似中東的地方拓展影響力,亦可以利用一些「中間力量」慢慢去滲透填補,去減輕中國一旦有一日要去面對台海有大動作時候會受到的壓力,這個是(中國大陸)既定政策。你可以說這是BUY TIME(爭取時間),但你亦可以說這是他真正目的。舉個例說,如果在中東慢慢做到石油人民幣(交易),雖然我個人覺得不容易;但他如果真的做到這一類突破的話,當然對中國的其他政策都有一些優勢。
他亦表示,中俄在能源問題上合作,是各取所需的互補關係。
沈旭輝說:實質就是(中俄)有非常多的合作,這是清晰的。對俄羅斯來說,現在有甚麼國家會去買它的能源都很明顯:中國、印度、土耳其可能是暫時的。對俄羅斯來說一定會抓緊這些市場,而中國本身能源又不足夠,當然大家有一個互補的關係。
白宮在評論習近平與普京的會晤時說,中國的立場並不公正,並敦促北京向俄羅斯施壓,讓其撤出烏克蘭的領土,以結束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衝突。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周三表示,習近平在莫斯科最後一夜,俄羅斯軍隊發動了「大規模空襲」,發射了21架「見證者-136型」自殺式無人機。
當習近平準備離開莫斯科時,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及烏克蘭北部和東部地區響起了空襲警報,並有無人機襲擊的報告,但沒有造成重大破壞。
習近平對莫斯科的訪問被克里姆林宮譽為來自其最強大的朋友的支持,其特點是精心策劃的盛況和儀式。
習近平和普京互相稱對方為摯友,承諾進行經濟合作,並將兩國關係描述為有史以來最好的關係。
中國發表的一份聲明說:「他們(領導人)共同認為,這種關係已經遠遠超出了雙邊範圍,對全球格局和人類的未來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普京在克里姆林宮的網站上說:「我們正在為形成一個更加公正和民主的多極世界秩序而團結努力,這個秩序應該建立在聯合國、其安理會、國際法、《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的核心作用之上。」
在早些時候的一份聯合聲明中,兩國領導人指責西方國家破壞全球穩定,指責北約闖入亞太地區,但宣稱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密切夥伴關係並不構成「軍事政治聯盟」。
記者:方德豪/程文 責編:溫曉平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