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普会】中俄结盟塑造世界新秩序 习向普道别:亲爱朋友,请照顾好自己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22日)结束国事访问离开莫斯科,他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将目光投向塑造一个新的世界秩序。没有迹象表明,习近平扮演和平缔造者角色的努力取得了成果。有学者指出,俄乌双方正就今年春季战争作出部署,各自希望届时形势对自己有利;习近平此行只不过是铺垫未来一年的大国博弈。
习近平大力声援普京,反对西方,但他几乎没有提到俄国入侵乌克兰,并在周二(21日)表示,中国有一个「公正的立场」。
然而,在习近平离开时,他对普京说:「现在出现了百年未见的变局。当我们在一起时,我们会推动这些变化。」
普京说:「我同意。」对此,习近平回应说:「亲爱的朋友,请照顾好自己。」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沈旭辉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俄乌双方正就今年春季战争作出部署,各自希望届时形势对自己有利。
沈旭辉说:本身在战场上(乌俄)双方各自的期望都比较清晰:乌军希望有个「春季大反攻」,美国、英国、欧盟亦提供很多尖端武器。全部都看「春季大反攻」和之后在战场上是否可以收复东部和南部失地。这就是乌克兰一方想看到的结果。如果(春季大反攻)有比较大进展,之后再去和谈,会较容易争取比较有利结局,亦可以在明年美国大选前可以有比较乐观研判;这是乌克兰和盟友的算盘。俄罗斯也很清楚,对俄方来说只要今年捱过去,继续胶著,到时和谈压力就会去到对方身上,起码没有明确优势在对方那边;如果到时中国才去调解俄乌冲突(战争),普京会去见他,而泽连斯基也相信不会不见习近平;如果一年之后战事仍是胶著而中国有这个角色,那就会比现在(调解)更有价值。
他又强调,习近平的俄国国事访问,为的是铺垫未来一年的大国博弈。
沈旭辉说:我相信他(习近平)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想铺垫现在这刻。他现在调解了伊朗沙特,跟著继续全力支持俄罗斯;他亦都会在态度上今年会用尽不同方式去令俄军可以挺过今年。这个就是中方今年的算盘。所以整个布局(我)都不会相信这一刻会有甚么突破,只不过是铺垫未来一年的大国博弈。
沈旭辉又指出,俄乌战争期间,美国不能有第二战线,因此中国争取到一定空间达到一些自身目的。
沈旭辉说:对他(习近平)来说,俄乌战争的持续,美俄都不能有第二战线,中国可以在类似中东的地方拓展影响力,亦可以利用一些「中间力量」慢慢去渗透填补,去减轻中国一旦有一日要去面对台海有大动作时候会受到的压力,这个是(中国大陆)既定政策。你可以说这是BUY TIME(争取时间),但你亦可以说这是他真正目的。举个例说,如果在中东慢慢做到石油人民币(交易),虽然我个人觉得不容易;但他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类突破的话,当然对中国的其他政策都有一些优势。
他亦表示,中俄在能源问题上合作,是各取所需的互补关系。
沈旭辉说:实质就是(中俄)有非常多的合作,这是清晰的。对俄罗斯来说,现在有甚么国家会去买它的能源都很明显:中国、印度、土耳其可能是暂时的。对俄罗斯来说一定会抓紧这些市场,而中国本身能源又不足够,当然大家有一个互补的关系。
白宫在评论习近平与普京的会晤时说,中国的立场并不公正,并敦促北京向俄罗斯施压,让其撤出乌克兰的领土,以结束欧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冲突。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周三表示,习近平在莫斯科最后一夜,俄罗斯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空袭」,发射了21架「见证者-136型」自杀式无人机。
当习近平准备离开莫斯科时,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及乌克兰北部和东部地区响起了空袭警报,并有无人机袭击的报告,但没有造成重大破坏。
习近平对莫斯科的访问被克里姆林宫誉为来自其最强大的朋友的支持,其特点是精心策划的盛况和仪式。
习近平和普京互相称对方为挚友,承诺进行经济合作,并将两国关系描述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关系。
中国发表的一份声明说:「他们(领导人)共同认为,这种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双边范围,对全球格局和人类的未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网站上说:「我们正在为形成一个更加公正和民主的多极世界秩序而团结努力,这个秩序应该建立在联合国、其安理会、国际法、《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核心作用之上。」
在早些时候的一份联合声明中,两国领导人指责西方国家破坏全球稳定,指责北约闯入亚太地区,但宣称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密切夥伴关系并不构成「军事政治联盟」。
记者:方德豪/程文 责编:温晓平 网编:毕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