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角力】圖化解華府影響 王毅訪東南亞三國

0:00 / 0:00

美中輕量日漸升溫,位於印太地區要塞的新加坡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在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副總統賀錦麗分別於7月和8月訪問星洲之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近日亦開展東南亞「挖牆之旅」。

法新社報道,王毅周二(14日)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舉行了會談,王毅這次東南亞之旅被視為「反擊美國」的重要行程。李顯龍說兩人就國際和地區發展進行了「富有成效和坦誠」的討論。在周一,王毅還會見了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和副總理王瑞傑。

較早時,奧斯汀在新加坡參加了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舉辦的視像會議並發表講話。他批評了中共在台灣海峽和南海等地方進行的一系列「破壞區域穩定」的動作。賀錦麗訪問新加坡之時,亦形容中國在南海的行為屬於「脅迫」和「恐嚇」。

除新加坡外,王毅外長此行還在越南和柬埔寨停留,這兩個國家近幾個月來都有美國高級官員訪問。

近期,在中美關係緊張之際,多名美國高官輪流對東南亞進行訪問。5月底到6月,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前往印尼、柬埔寨和泰國,後又於7月訪問日本、韓國、蒙古國和中國。7月,防長奧斯汀訪問新加坡、越南和菲律賓,承諾加強在安全事務上的合作。8月,副總統賀錦麗訪問新加坡和越南。

法新社指出,在北京挑戰華盛頓在該地區的政治影響力和海軍主導地位的時候,東南亞是美中兩國爭奪影響力的主戰場。

法新社引述諮詢公司Solaris Strategies Singapore的國際事務分析師伊祖丁(Mustafa Izzuddin)指出,王毅的行程代表了北京的一項「戰略決定」,旨在回應美國官員的批評。

伊祖丁告訴法新社:「中國領導人希望繼續關注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正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進行非常務實的對沖。」

新加坡與華盛頓有著牢固的安全關係,與北京亦有著活躍的經濟關係,它說不應該迫使各國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

中國對資源豐富的南海幾乎所有地區都提出了主權要求,每年有數萬億美元的航運貿易經過這裡,這長期以來激起了與亞洲競爭對手的緊張關係。

美國官員多次譴責中國政府的主張是非法的。

美中關係亦因一系列問題而惡化,從網絡安全和技術優勢到香港和新疆的人權。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