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大禮包」爆貪腐 6人遭黨紀政務立案

上海封控期間物資缺乏,竟然有人趁危機發大財。除了雲南捐贈的蔬菜被倒賣,以及物資被曝曬腐爛等問題,官方所發放的生活保障物資「大禮包」,更傳出多起以次充好、質量低劣,甚至有過期產品、變質食品等涉及貪腐勾結的問題,離譜的「奶脯肉」事件更是引發民怨。根據「廉潔上海」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上海市紀委監委在全市組織開展保供物資「大禮包」專項監督檢查,從嚴從快查處違紀違法問題。目前紀檢監察機關已核查保供物資採購發放領域問題線索108條,黨紀政務立案6人、談話提醒4人、組織處理5人,並對5名街鎮幹部的失職問題通報曝光。

所謂「奶脯肉」事件,是指上海松江九里亭街道向社區發放的「大禮包」內出現「奶脯肉」,引起居民高度不滿。經不完全統計,收到奶脯肉的居民至少有500戶之多。俗稱的「奶脯肉」,也就是豬的乳頭部位。而奶脯肉主要以肥肉為主,一般用於加工提煉工業油脂,較少直接食用,目前涉嫌將奶脯肉充當精品肉銷售的商家已被刑事拘留。而且居民抱怨,收到的豬肉都是塑膠袋簡易包裝,沒有生產日期,沒有保存期限,也沒有檢疫合格證等。部分豬肉還有出水、發黑,一洗就掉肉屑等令人質疑衛生安全的現象,還有的豬肉出現異味和針孔。更有人食用豬肉後,出現腹瀉症狀。供應商辯稱,這批豬肉取豬中段製作,以1公斤裝的標準進行切割後,有些肉塊會出現存在乳頭的現象,也承認的確品相不佳。

噁心「大禮包」問題豬肉,上海民眾吃到腹瀉。(微信圖片)
噁心「大禮包」問題豬肉,上海民眾吃到腹瀉。(微信圖片)

調查發現,上海松江九里亭派出所根據市場監督部門提供的線索,發現同屬松江區的九亭鎮有家食品加工企業賣出豬肉,以次充好,趁疫情物資短缺,將冷庫裡的奶脯肉等邊角料,切割包裝成高檔五花肉,涉案金額12多萬人民幣,目前相關涉案人已被刑事拘留。

上海市紀委監委提到,將進一步強化監督檢查和執紀問責,對發現的利益輸送、失職瀆職和作風等問題,堅持「從嚴從快」原則,嚴肅追究、徹查到底,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的職能作用,確保政府保供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對涉及物資保供的輿情事件及時介入、立即處置、通報曝光、回應關切。針對網民反映的閔行區梅隴鎮「問題豬肉」事件,對梅隴鎮副鎮長任偉萍、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栗爽的失職瀆職問題,予以黨紀政務立案,開展進一步審查調查,並按程序免去兩人職務。針對「上海雲南一家親捐贈物資被暴晒腐爛」和「雲南曲靖捐贈蔬菜禮包被轉手倒賣」輿情,對寶山區張廟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郇秀志、楊成,社區黨群辦主任歐陽智嚴肅處理,責令三人停職檢查,並予以黨紀立案審查。同時,對侵吞倒賣保供物資的上海新江內燃機廠公寓負責人張喜生開展監察調查。

加強對「大禮包」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程檢查,緊盯是否高價出售、是否過保質期、是否價高質次、食品檢驗檢疫證章是否齊全、是否按質保量發放到位等,開展一線監督。分頭聯繫轄區內街鎮、商務部門、民政部門等,對照《保供物資信息匯總表》,比對核驗相關物資發放情況,防止政府保供物資「跑冒滴漏」。

記者/責編:鍾廣政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