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澎湃新聞」周二(25日) 報道,陷入財困的中國地產商世茂集團在加快處置資產。據報道,該公司將36個項目做成推介資料進行推廣,以推進銷售,合計報價超過771億元人民幣(121.86億美元),剔除通過抵押等已經用掉的融資額度,最多可回款236億元(37.3億美元)。
據「澎湃新聞」指出,在世茂的出售項目中,包括位處上海核心地段的甲級寫字樓、廣州已經處於利潤分配階段的住宅項目、深圳地標項目世茂龍崗國際中心等核心資產。 「財新國際」則 報道,相關項目有34個,分布在包括北京、上海、杭州等17個城市。
澎湃新聞稱,以上述項目之外,世茂集團對外放售的上海項目還有9個,包括此前已經抵押的世茂集團總部大樓上海世茂大廈、上海世茂廣場、蒲城小區等,對外報價總價近282.26億元人民幣(44.61億美元),已經抵押融資163.18億元人民幣(25.79億美元)。
由於中國政府去年出台「三條紅線」政策(註),收緊對借款的監管限制,中國的開發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流動性緊縮,導致了一連串的海外債務違約、信用評級下調,市場爭目拋售開發商股票和債券。
本月早些時候,世界銀行的經濟前景報告稱,中國地產行業的嚴重和長期衰退將對整體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其開發商的在岸和離岸負債總額幾乎佔中國GDP的三成。世銀警告,中國大型地產公司的急劇去槓桿化會帶來風險,危機有可能擴大。
直到最近,世茂集團還被認為是該行業中比較健康的企業之一。但在今年1月初,在一個債權人說該開發商的一個單位拖欠當地貸款後,世茂也加入了違約地產商之列。一些投資者認為,該公司的任何違約都可能給信貸市場帶來比恒大危機更大的風險。根據路透社較早時間的報道,總部位於上海的世茂於1月17日與兩隻「資產支持證券」(ABS)的債權人舉行在線會議,就付款延期提案進行投票。
註:中國政府在去年 8 月推出所謂的「三條紅線」嚴管房企:包括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 70% ;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 100% ;以及房企的「現金對短期債比例」不得小於 1 。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