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兩棲攻擊艦將海試 新型戰機南海「高強度」訓練

隨著南海局勢緊張,美國軍艦多次在該海域行駛「自由航行」權利,軍機也頻頻來次南海上空偵查、巡弋,中國也不甘示弱,周四(30日)主動宣布,解放軍近日多架新型戰機在南海展開「高強度」訓練。與此同時,被外界視為中國解放軍「登陸台灣」的武器075型兩棲攻擊艦短期內即將進行海上測試,除已知兩艘外,上海可能正在建造第三艘。

中國國防部周四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透露,近日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組織轟-6G、轟-6J等新型戰機在南海有關海域開展晝夜間高強度演練,透露訓練項目包含晝夜間起降、遠程奔襲、對海面目標攻擊等,聲稱這些訓練達到了預期效果。

任國強強調,此次訓練是解放軍年度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有助於提高飛行員的技術水平和部隊全天候作戰能力。

根據公開資訊顯示,轟-6G為解放軍2004年後才交付部隊的新型轟-6改型,增進遠海超視距對海、對地精確攻擊能力,主要武器是鷹擊-83K、鷹擊12反艦飛彈反艦導彈;轟-6J則為轟-6轟炸機系列的最新改良型,是轟-6K的海軍版本,可空中加油。加油後作戰半徑估計可達4000公里以上,2次空中加油的話則可在第一、二島鏈之間的西太平洋深處巡航。

另外,被外界視為中國解放軍「登陸台灣」的武器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艘在4月發生冒煙意外事故,一度被認為恐延遲交船時間,但根據最新流出照片顯示,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已經拆除腳手架,拖船已就位,短期內即將進行海上測試,除已知兩艘外,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可能正在建造第三艘。

根據英國皇家海軍媒體《海軍新聞》(Naval News)報道,075型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可達3.5萬噸到4萬噸,可以搭載20架各型直升機,同時設有塢倉,可作為兩棲車輛和氣墊登陸艇的母艦,自身防禦系統採取中國自產「紅旗-10」近程防空飛彈和「萬發炮」近程防空系統,可彌補解放軍現有水面艦艇直升機運作能力不足的缺點,大幅提高立體登陸,兩棲攻擊和多樣化任務能力,被外界視為以「登陸台灣」設計的軍艦。

1號艦在去年9月下水,不料卻在今年4月11日進行艤裝工程時意外發生火警,不過船廠僅耗時半天就清洗完煙跡,預料不會對艦體產生實質影響。

又據「央視軍事」微博報道,中國解放軍海軍自主研發的055級飛彈驅逐艦南昌艦近期與另外3艘新型艦艇,一同在渤海執行連續10天的射擊訓練,以南昌艦主砲針對岸上目標進行鎖定打擊。

圖為055級萬噸驅逐艦南昌艦航行在渤海海域。(「央視軍事」微博截圖)
圖為055級萬噸驅逐艦南昌艦航行在渤海海域。(「央視軍事」微博截圖)

中共055級飛彈驅逐艦為解放軍海軍第4代飛彈驅逐艦,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01研究所設計,目前僅有1艘服役,就是這次訓練畫面曝光的南昌艦,其餘有5艘下水、2艘在建,據了解,南昌艦於今年1月12日正式服役,是首艘在2020年服役中國海軍的軍艦。

2017年這艘滿載排水量超過1萬2000噸的巨獸南昌艦下水時,外媒曾引述專家說法,稱這款中共自製的055級萬噸軍艦可以和美日韓驅逐艦抗衡,因為其可同時搭載100多枚各式垂直發射飛彈,包括反艦飛彈、防空飛彈、反潛飛彈,甚至包括對陸地攻擊的遠程巡航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