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強調救小企業 習近平高喊公有制決不動搖

0:00 / 0:00

中國總理李克強周一(17日)在北京露面,外界預料北戴河會議已結束。李克強在主持國務院會議期間,強調要確保對小微企業的政策資助。另一方面,中共黨刊《求是》雜誌周日(16日)刊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5年前一番講話,強調「公有制主體地位不能動搖」,有分析指出,《求是》刊載這篇講話,顯示習近平意欲「反撲」。(高鋒 報道)

李克強周一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主題是部署深入做好新增財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鞏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要求進一步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李克強指,要繼續落實好金融支持政策,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

而僅在一日前出版的第16期《求是》雜誌,就發表了習近平在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習近平在講話中表示,要高度重視中國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和具體政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不斷縮小收入差距;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

清華大學政治系原講師吳強認為,《求是》刊載這篇講話,顯示習近平意欲「反撲」。

吳強:回到新毛(澤東)主義的一種保守的原教旨主義的經濟路線上,實際上是政治掛帥的,背離全球化,他在為他的新型國家資本主義道路辯護和重申,基本上也是想主導他對中國政治經濟的全面控制,某種意義上,是想強化他弱化的領導地位。

吳強又點出,值得留意的,隨著5年前這篇講話,中國開啟了所謂的「習躍進」。

吳強說:「習躍進」之後我們看到「中國製造2025」以至「厲害了我的國」這種習氏風格的大躍進,包括華為等等的問題都由此爆發,隨著美中貿易戰,他的大躍進也逐漸煙消雲散,雖然沒有帶來三年饑荒,卻帶來武漢肺炎以及美中關係的嚴重惡化,中國陷入了一種1960年代初的空前的國際孤立當中。

《開放》雜志前執行編輯蔡詠梅認為,習近平仿效毛澤東路線,在群眾中有一定基礎,因此執政地位仍相對穩固。

蔡詠梅:因為毛澤東以前的政策,很多社會底層的人會誤以為這是對廣大窮苦人士有好處,可能習近平在社會底層有一定基礎,因為他們只看到甚麼打腐敗、整治高官,對言論自由的牽制他們可能體會不深,但是為何現在聲音發不出來呢?我就聽到一個大陸朋友說,「你可以罵共產黨,但是你不可以罵習近平。」

不過,蔡詠梅說,包括不少中共「紅二代」、「官二代」都對習近平怨聲載道,認為他倒行逆施,「戰狼式外交」等方針也損害了既得利益者,但無奈在極權統治下,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