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副總理劉鶴周二(26日)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舉行視像通話,雙方就宏觀經濟形勢、多雙邊領域合作等領域進行交流。有學者表示,此次中美兩國高級官員對話的時機,是在兩國關係有所緩和的狀態下進行,雖然未見取得具體成果,但是溝通本身顯得更為重要。
時隔4個月後,中國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再度進行了視像通話。據中國商務部官網刊登的 新聞稿,雙方認為,世界經濟復甦正處於關鍵時刻,中美加強宏觀政策溝通協調十分重要。中方稱,雙方就宏觀經濟形勢、多雙邊領域合作進行了務實、坦誠、建設性的交流。中國表達了對美國取消加徵關稅和制裁、公平對待中國企業等問題的關切,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
北京獨立政治評論人吳強周二接受本台專訪時說,此次中美兩國高級官員對話的時機,是在兩國關係有所緩和的狀態下進行,雖然未見取得具體成果,但是溝通本身顯得更為重要。
吳強說:(對話)無助於解決雙方更深的分歧,但是在目前中美雙方關係相當緊張的情勢下,他們顯然在經濟層面、經濟政策層面上,在中美企業各自關心的一些問題上,做了一些溝通。在這一次對話前後,雙方也都在譬如對華為的芯片供應,中國財政部對政府採購,外資企業的同等待遇方面,都作了一些微調。
美國財政部則在 新聞稿中說,美中雙方討論了美中宏觀經濟和金融發展,並認識到美中兩個經濟體的發展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耶倫也坦率地提出關切問題,並期待著在未來與劉鶴展開討論。
吳強認為,這次兩國高官進行視像通話,說明中美都在進行最大限度的努力。
吳強說:重要的是在中共六中全會前夕,劉鶴在繼續扮演中國經濟總理,或者說經濟沙皇的一個角色。在六中全會之後,在未來,都可能延續下去。
本月中旬,中國國務院發文提出多項政策性規定,包括將在北京向外資開放國內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外資股比不超過50%;另外還包括由北京市制定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經營成人類教育培訓機構,支持外商投資舉辦經營,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具體管理辦法。
自美中兩國發生貿易摩擦以來,雙邊關係持續緊張。今年1月,拜登政府上台後,中美經貿高官已舉行多次通話。本月較早前,劉鶴曾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通話,要求美國取消加徵中國貨品的關稅。
吳強表示,劉鶴近期與美國經貿官員溝通增加,只是溝通的開始。
吳強說:劉鶴這樣渴望繼續保持與美國的政策制定、溝通,並與美國經濟界、財政界的溝通,其實都表明中國的經濟內部、中國的企業有很強的願望,保持繼續與中美間的這種經濟合作、經濟交流。
一個月前,拜登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後,結束了持續兩年多、涉及美加中三國因「孟晚舟事件」所引發的一場人質危機。此後,美中高級官員進行了多次面對面或視像對話。而這一次劉鶴與耶倫的對話,似乎未顯現出美中關係明顯改善的跡象。
記者:喬龍/沈彥恒 責編:張薇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