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權鬥】黨內高層群起反對 習近平房產稅計劃面臨阻力

0:00 / 0:00

由於中國淨外匯儲備僅剩6,000多億美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急於在各領域廣徵稅項,其中包括以「遏制住房投機」的藉口,在全國範圍內徵收房產稅;今年早些時候,習近平繞過總理李克強,指派中國常務副總理韓正負責這項任務。但據《華爾街日報》 報道,習近平這項新舉措面臨黨內高層阻力,夾在爭議中間的韓正向習近平建議,暫時不要過於冒進,最初提出的在大約30個城市試行徵稅的建議已被縮減到10個左右。

在過去十年中,中國僅在幾個城市嘗試過對一些房產徵稅。報道指出,今年早些時候,習近平繞過總理李克強,指派中國常務副總理韓正負責更廣泛地推廣徵稅的任務。但是,由於各地官員提出強烈的反對意見,中國政府現在正在尋找替代方案。

《華爾街日報》引述「熟悉審議情況的人士」說,在內部辯論中,黨內精英和普通黨員對他的房產稅計劃的反饋是壓倒性的負面。

自從財政部、住房部和稅務部在春季開始徵求對該稅收提案的反饋意見以來,反對該稅種的論點蜂擁而至,該稅種將按房產價值每年徵收。許多官員認為,這種徵稅可能會壓制房價,導致消費者支出驟降,並嚴重損害整體經濟。

報道指出,習近平打擊市場運作的力度不遺餘力,已經給中國經濟和全球市場帶來了衝擊波。他對中國恒大集團幾乎不留情面,甚至在這家負債累累的房地產開發商瀕臨違約的時候也是如此。其他負債累累的私營開發商也受到了擠壓。房屋銷售正在下降,銀行正在縮減新的貸款。房地產緊縮的影響導致了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的急劇放緩。

90%以上的中國城市家庭擁有自己的住房,與房地產相關的產業佔全國產值的近三分之一。同時,中國高達80%的家庭財富被捆綁在房地產中;房地產價值的下降可能使房主感到更窮,更不願意消費。

中國國務院(最高政府機構)以及財政部、住房部和稅務總局的新聞辦公室沒有回應《華爾街日報》的提問。

一些退休的高級黨員也表明反對徵收新稅,說他們自己無法支付任何額外的稅收。該報引述其中一位熟悉審議情況的人說:「許多人,包括黨員,擁有不止一處房產。徵稅建議正在成為一個潛在的社會穩定問題。」

熟悉審議情況的人士說,由於擔心會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夾在爭議中間的韓正向習近平建議暫時不要過於廣泛地徵收這一稅種。

最初提出的在大約30個城市試行徵稅的建議已被縮減到10個左右。官員們仍在為如何確定試點舉措的稅率以及是否提供折扣和豁免區域而爭論不休。消息人士說,一項旨在將該稅種推廣到全國的新法律可能要到2025年左右才能最終確定。

有分析指出,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花費巨大,加上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令習近平不得不以各種理由開徵新稅項。中國政府數據顯示,中國外債餘額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為25266億美元,而外儲餘額為31700億美元。兩者相減,淨外匯儲備僅為6434億美元。而2015年底淨外儲還有2萬億美元,到2020年初就跌破了1萬億美元,平均每年減少3000億美元。按照這個速度,到2024就會成為淨負值外債的國家。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