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民眾維權意識提高,大陸近年出現不少大規模上訪維權事件。曾響應國家號召的民辦教師,由於福利待遇多年來一直被剝削,終決定集體上訪討公道。遼寧數百民辦教師再到省教育廳,但他們的訴求又一次遭到敷衍。(文宇晴 報道)
遼寧省瀋陽、大連和鞍山等十四個市的民辦教師大約500多人,冒著嚴寒到瀋陽市的遼寧省教育廳上訪,要求當局兌現二十年前出台的政策,解決教師養老等問題。
遼寧民辦教師超過500人以上規模的,今年已經是第六次到省教育廳上訪,曾經有一次超過一千人參加。而當局一開始嚴陣以待,到今次民辦教師集體上訪,已經明顯沒那麼重視,教育廳派出兩位官員與民辦教師六位代表談判,可是都只是敷衍,繼續以「會向上級匯報」、「督促各市解決」、「回去找區縣政府」等官腔,勸喻上訪的民辦教師離開。
關注民辦教師情況的陶先生周四(6日)對本台表示,遼寧相關部門根本沒有落實中央政策,民辦教師的合法權益完全被剝奪。
陶先生說︰國家有文件,對民辦教師怎麼處理都有提到。這次他們上訪的教師有很多人,要是執行中央文件的話,他們有很多人通過考試或通過培訓,是可以轉為公辦教師。這麼多人、這麼多次到職能部門上訪,為甚麼長期踢皮球了?該解決問題不解決。
據了解,上訪的教師中年齡最大的有80歲,教齡最長的有37年。但是以目前遼寧的情況,公辦退休教師每月可領取約五千元的退休金,但是民辦退休教師,只有幾百元。國務院辦公廳在2006年下發的文件中,針對凡是1986年12月底之前參加教學工作的民辦教師,均能享有每月的生活補助費。到法定退休年齡後,民辦教師的退休金可享有公辦教師退休金的三分之二。而在1987年初以後參加工作的代課教師,亦能享有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當不少省市地區的民辦教師,都能因為有關的文件下發而解決多年被漠視的福利待遇,但遼寧省的民辦教師依舊被當局拖著。隨著這些民辦教師年齡愈長,其生活保障愈難維持。民辦教師在個人無法解決有關問題下,開始了大規模的上訪行動,要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相應的文件政策,糾正地方政府違規操作,依法依規解決民辦教師的待遇問題。
遼寧維權人士祝忠孝指出,民辦教師集體上訪,而且規模一次比一次大,是由於長期得不到當局重視,並為他們解決問題而導致。
祝忠孝說︰民辦教師的待遇非常不好,所以才會走上維權這條路。但是維權在中國來,可以說是舉步維艱,正常訴求不可能會解決,政府只是在推諉。便產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訪民,規模也在逐漸增加。因為個人的力量很小,有了規模後力量就變得更大。
民辦教師主要集中於農村小學任教,早在50年代,由於公辦教師人員數量、教育經費都遠遠不足以滿足教育需求,所以很多時候會由基層提名一些具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識青年,一方面從事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和其他普通農民一樣在田間勞作,國家按月給民辦教師發放現金補貼。
據中國政府的統計顯示,1977年全國民辦教師人數高達491萬。但從1979年10月開始,國務院採用轉正、辭退等方法,逐漸減少民辦教師的數量。但是,因為一方面無法將所有的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一方面廣大農村仍然缺少足夠的教育資源,所以仍然有相當數量的民辦教師從事教育工作。
不少被辭退的民辦教師已經從事教育工作十多二十年,他們在退休後生活難有保障。即使及後國家出台多個文件提供協助,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卻遲遲不執行,導致很大規模的民辦教師因得不到國家支持而上訪維權。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