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文旅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旅行社入境遊僅接待47.78萬人次,遠低於新冠肺炎疫情前2019年上半年的856.16萬人次。中國國務院屬下《經濟日報》周三(6日)發表題為《入境遊問題調查》的系列報道指出,如今進入各大景區多數須先預約,移動支付又造成外國人不便,加上英文服務人員因疫情大幅流失,都是令外國遊客卻步的原因。
中國各大景區多採先預約、後購門票入場,惟外國遊客反映各景區都有各自的預約程式和界面,不但麻煩,有些還找不到持外國護照者的預約選項。桂林一家旅行社負責人表示,遊客到北京,因為預約不到故宮門票只能安排改去國子監;到了陝西,又預約不到兵馬俑門票,只能改去碑林,門票成了外國遊客的「攔路虎」。
即使預約了也困難重重,上海一名導遊說,在十一長假期間帶外國團到哈爾濱一處景點,事先雖預約了門票,但到了景區門口工作人員仍然要每名團員掃碼填姓名、護照號碼,且逐一核對後才放行。
另一問題是新冠疫情導致英文服務人員大幅流失,桂林一名英文導遊表示,桂林的四星、五星級酒店原本都有英文服務人員,但3年疫情很多人轉行,客人有問題都只能找導遊翻譯,同時酒店過去提供的西式菜餚、外幣兌換等服務也基本消失;還有遊客反映,在海外的旅遊預訂平台上看到不錯的民宿,但打電話詢問卻被告知因「不具備接待外國人的資質」,無法受理外國遊客住宿。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孫夢陽表示,近年中國旅遊市場經歷劇烈變化,國內遊需求大增,很多酒店更願意接待預訂靈活度更高的國內遊客,對外國遊客的服務因為種種原因而萎縮。
記者:李向陽 編輯:溫曉平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