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中國周一(2日)起對由美國進口的過百項產品加徵關稅,以回應美國早前對中國進口鋼鋁材產品徵稅。白宮批評中方的行為傷害美國國家安全,又說已準備好迎戰。中國就警告,如果美方公布301調查的徵收稅項產品清單,將會實施同等強度的反擊。(楊默 報道)
中國周一(2日)起向128項美國進口產品加徵15%或25%關稅,主要是美國水果及豬肉等農產品。涉及商品的規模約值30億美元。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表示,中方今次宣佈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是回應美國就中國的進口鋼及鋁材徵稅的「232調查報告」,他說,若果美方再公布「301 調查」的加徵關稅產品清單,中方將堅決以同樣的規模、金額和強度還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二(3日)說,中方不挑起貿易戰,但是也不怕貿易戰。他又說就算美方之後再開出徵稅清單,中方也會再反擊。
耿爽說︰中方不挑起貿易戰,不願意打貿易戰,但是我們也不怕貿易戰,如果有人執意要打,甚至打到了家門口,我們會堅決奉陪,奉陪到底。美方有清單,中方也會有清單。
美國白宮發聲明譴責中方,指中國不應將矛頭指向美國的出口商品,而是必須停止不公平貿易行為,因為這樣會傷害美國國家安全,扭曲全球市場。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在接受電視訪問時就說,特朗普總統不想美國再給人佔便宜,將會做出行動反擊。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強調,美國不會用「以牙還牙」的方式,回應中國的關稅措施,但隨後補充,中方應想清楚接下來怎樣回應,因為美國人民不會忍受這樣的措施。
中國外長王毅周二在博鰲亞洲論壇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表示,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一方面開放合作、變革創新;另一方面,人類進步面臨封閉對抗,因循守舊的現實風險。雖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但中國會堅持開放政策。
對於中方強硬的態度,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就估計,中方是顯示自己有談判籌碼。他又認為就算貿易戰已經開始也好,中國不會如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所說, 停止輸入美國大豆,因為中國有強大需求。
莊太量說︰我覺得是開始第一波,已經打。我相信是姿態比較多,中國要展示我有籌碼去和你打貿易戰。美國都有可能會再升級的,要看美國下一輪有甚麼措施。 美國人都不會相信你會不輸入大豆,自己種不到這個質素的大豆,油質比較高,大陸的土地主要是種米。家禽也要食大豆的,不輸入大豆就沒有肉吃。
中國經濟學者胡星斗就說,這一次的貿易紛爭,主導權在特朗普手中,到底後續會如何發展,首先要想特朗普的目的,是為改善美國經濟,還是要打壓中國,這一層大家都很難估計。他分析,特朗普如果在美國民間或商界遇到阻力,有可能可以令貿易戰減緩。
胡星斗說︰中國這次針對農產品,下次有可能針對波音飛機,農場主和波音公司,他們都會給美國政府施加巨大的壓力,美國政府有可能重新考慮這個問題。那主要是看川普(特朗普)怎樣想,他是唱高調,換取中國的妥協,為美國贏得利益,還是有另外的考慮,打壓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的崛起。
特朗普於上月22日起,對一些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的進口鋼、鋁產品加徵關稅。同日他就著指控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的「301調查」,簽署備忘錄,將對中國徵收懲罰性關稅。路透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署需在本周五(6日)前公布這個商品清單,涉及金額500億至600億美元,主要針對高科技產品,預計六月生效,期間中美雙方會持續磋商。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周二表示,每年有7%至9%與中美貿易有關的貨品,會經香港轉口,若兩國之間有貿易糾紛或貿易戰,恐會令金融市場動盪,期望兩國政府回歸理性、審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