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十九大會議順利進行,各地方政府都出謀獻策配合。原已轉為監視居住的遼寧省維權人士趙振甲,上周四(12日)突然再度被收押,翌日便匆匆判監一年。代理律師質疑法院的做法有背後動機,不排除為十九大會議清除障礙;此外,在北京被截訪並遣返河北的訪民劉敏杰,案件日前亦匆忙開庭審理。在代理律師的據理力爭下,案件延至周一(16日)舉行庭前會議。(文宇晴 報道)
8月中開庭後約兩個月,遼寧維權人士趙振甲被控「涉嫌尋釁滋事罪」的案件,上周五(13日)秘密宣判,趙振甲罪成,判監一年。
趙振甲的代表律師馬綱權周二(17日)到過看守所與趙振甲見面,並受對方委託正式提出上訴。馬律師向本台反映,法院宣判前並沒有通知律師,而是趙振甲突然收押後,律師主動打電話向法院查詢時,對方才告之宣判的事。
馬綱權律師說,已經得悉自己判刑一年的趙振甲在會見時,重申自己沒有犯罪。馬律師亦認為,相關法律部門在處理案件時程序違法。
馬綱權說︰趙振甲正式通過律師上訴了,上訴狀已經交到法院,正式提出上訴了。我今天見了趙振甲,他的精神狀態還行,他始終堅信自己是無罪的,對這個判決他是不認可的。按照我們國家法律規定,最多兩次補充偵查。8月11日開完庭以後,檢察院又補充偵查,判罪也就是從第三次補充偵查下來的。
長期在北京上訪的趙振甲,因為發起聯署要求改革大陸的信訪制度,今年2月在北京被遼寧當局截訪,並以「涉嫌尋釁滋事」的罪名拘留,其後更改為監視居住。
馬綱權律師指出,原本已經更改刑事強制措施的趙振甲,在十九大召開前夕突然再被收押,然而法院在翌日便作出宣判的決定。馬律師質疑法院的匆促宣判,背後有其他動機。
馬綱權說︰趙振甲是今年2月10日被抓,7月份轉為監視居住釋放出來。一直到10月12日,就又把他收押,那麼按照判決書判一年的刑期,餘刑還有將近7個月。也就是從十月份開始算,要到明年的4月份才出來。當局做判決的時候是精心考慮到兩個會議,一個是十九大第二個是明年的兩會。
此外,河北省定州市訪民劉敏杰「涉嫌尋釁滋事」的案件,周一(16日)舉行了庭前會議,檢方在起訴意見書中,建議法院判劉敏杰5年刑期。案件等候法院安排開庭的時間。
劉敏杰的女劉霞向本台反映,父親被抓捕至開庭前會議不到一個月時間,期間法院似乎要急著把父親定罪,不排除是為了趕及在十九大舉行前把案件了結。後來因代理律師據理力爭,指出時間太匆促,以及就案件處理的管轄權問題,案件才被延遲。
劉霞說︰一開始當局打算趕快開庭,然後把我父親判刑,那麼就不會到北京上訪了。本來昨天(16日)打算開庭,後來律師申請了管轄異議。因為他本來也沒有犯事,河北當局就是故意找了個罪名。我也不知道會不過了十九大之後再開庭,當局打算給父親判5年,檢方建議量5年。
據劉霞反映,劉敏杰9月20日在北京上訪期間被抓走,翌日被帶返河北省定州市,途中父親被帶黑頭套、手銬、腳鐐。然而剛回到定州市,當局於23日便批准逮捕,不過家屬在一個星期後才接到法院通知,指父親因「涉嫌尋釁滋事」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