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會晤習近平的目標多已達成

0:00 / 0:00

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的歷史性會面結束,馬英九指此行的大部分目標已經達成,而兩岸領導人的見面,是解決兩岸問題的第一步。雖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批評,馬英九的表現令民眾失望;但歐美國家都認為,可以為兩岸維持穩定。(戴維森 報道)

歷史性的"習馬會"落幕,習近平周六(7日)晚乘搭專機返北京,而馬英九因為飛機延誤,到周日(8日)凌晨1時多才降落桃園機場,他步出機艙時揮手微笑,未有發表談話。數百名支持馬英九和統派人士來到迎接,亦有台聯青年軍等組織到場抗議,警方在重要進出口設檢查站,分隔支持及反對人士,雙方未有發生衝突。

馬英九乘搭專機返台灣時,向傳媒總結"習馬會"的成果,他認為最重要成果是兩岸領導人終於可以見面;他指兩岸要解決問題太多,需要有更高層次的溝通平台,今次會面只是第一步。他指出,見面前預先設定的目標,大部分已經達成,又指可以說的,都說了出來。

馬英九說:中華民國的憲法在他(習近平)面前講出來了,所以說憲法講了兩次,中華民國講了一次,一中各表講了一次,該講的都講了。

他又表示,習近平在會上並沒提"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但清楚表明反對"台獨"。他曾引述習近平指,大陸的軍事部署,包括軍事基地和飛彈,基本上都不是針對台灣,但他對習近平有關問題的回應不是很滿意,將來有機會會再談。

馬英九說:我覺得軍事方面,也不只是飛彈一個問題而已。他(習近平)的回答,我不是很滿意,不過我覺得開了一個頭。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評論"習馬會",認為馬英九的表現令民眾失望,甚至憤怒,批評他為了個人政治地位,框限台灣的未來,剝奪民眾的自由選擇。蔡英文指明年的選舉很重要,呼籲以新政權、新民意,決定台灣的未來和兩岸發展。對於馬英九轉述習近平稱飛彈部署非針對台灣,蔡英文表示,大部分的台灣人都不會接受這說法。

美國歡迎兩岸領導人會面,國務院發言人認為,兩岸的和平與穩定,是符合美國長遠利益,鼓勵兩岸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關係,減少摩擦。發言人重申,美國會繼續信守《美中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

而歐盟亦肯定兩岸領導人的會面,聲明認為是令人鼓舞的一步,更展現雙方的互信;歐盟期待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促進兩岸民眾福祉。

大陸官媒《新華社》發表評論員文章,形容兩岸同胞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在兩岸關係發展的歷程中,從兵戎相見,到軍事對峙,如今兩岸領導人相向走來,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文章說,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人民日報》的頭版報道,形容兩岸關係揭開歷史一頁。海外版網站的評論更指,即使馬英九卸任,但鑒於他對兩岸交流的歷史功績和務實認知,他也可以和開展"破冰之旅"的連戰一樣,到大陸訪問,甚至再和習近平會面,所以第二次"習馬會"並非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