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國對中國科企的抵制聲此起彼落之際,英國傳媒報道,包括華為、中興等5家中國科企,被英國政府禁止參與援助烏克蘭重建的項目,投標者不得使用這5家企業所生產的設備。有人權關注者認為,英國政府應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科企的禁制範圍,而不應只限於援助烏克蘭的項目。
英國傳媒inews最新報道,5家和中國政府有關連的科技企業,被英國政府禁止參與援助烏克蘭重建的計劃。該計劃由英國政府牽頭,和烏克蘭、美國、瑞士和瑞典等國家合作。計劃的其中一部分,是向烏克蘭提供運輸車輛和排雷設備。
合約明確排除 5 家中國科企
英國外交部向企業發送的合約列明條款,表示不接受任何由這5家中國企業生產的零件;若投標者被發現使用來自這些企業的設備,都將被剔除,不得參與投標。
5家被點名的中國科企包括華為、中興、大華、海康威視及海能達,全部都在去年被美國政府列入「受管制清單」(Covered list),禁止其通訊設備入口美國及在美國銷售,原因是指這些企業為美國帶來「不可接受的國安風險」。
inews引述專家表示,英國政府在合約中指名道姓針對特定企業,做法極不尋常。
英國政府將對中國科企更強硬?
英國政府禁止5家中國科企參與援助烏克蘭項目,是否意味將對中國科企更強硬?事實卻並非如此。英國國會下議院正審議《採購法案》(Procurement Bill),外界原本預期將對大華和海康威視的產品制訂針對性措施,然而英國政府卻突然轉向,刪除法案部分條款,拒絕為移除大華和海康威視的設備訂出時間表。
總部設於倫敦的人權組織「香港監察」 (Hong Kong Watch)政策及倡議總監古德曼(Sam Goodman)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英國政府應把中國監控設備從公營機構供應鏈中移除,並應明確在《採購法案》中作出承諾。
古德曼說:現在政府在處理國內政府採購合約時,做法並不統一,並有點混亂。現在的情況是,英國中央政府部門已被禁止使用大華和海康威視的設備,然而警隊、醫院、學校和就業中心仍然可以採用,這個做法不能持續。
他認為英國外交部這次禁止中國科企參與援助烏克蘭項目,是因為有關計劃是和美國政府合作,必須遵從美國禁令。
這個說法也獲得官方證實。英國外交部回覆inews表示,相關合約由美國公司Chemonics International制訂,必須遵守一切美國相關政策和法規,也是同類商業採購的標準做法。
從海康威視到 TikTok 英國落後於其他西方國家
實際上,英國政府近期在應對來自中國的安全威脅上,落後於其他西方國家,態度也含糊不清。以中國影音程式TikTok為例,歐盟、加拿大和美國都相繼祭出禁令,要求從政府機構設備上刪除,或禁止員工以工作手機下載。
「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執行董事裴倫德(Luke de Pulford)向本台表示,英國國會商業、能源和產業策略委員會兩年前已要求TikTok交代如何使用數據,並向英國政府提出建議 ,但被政府忽視。如今歐盟和美國都已超越英國,他批評英國在防範中國科企的威脅上裹足不前。
裴倫德說:這告訴我們,英國政府對TikTok轉移數據的風險視而不見,這問題必須解決。然而英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混亂,這個部門做了應做的事,然而另一個部門卻在全力做生意。
他認為這次英國政府並不是主動禁制中國科企,而是因為要和美國合作,才必須遵從美國法規,認為英國政府所做的並不足夠。裴倫德表示,這個情況不能持續,呼籲英國政府立即制訂全方位對華政策。
記者:呂熙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