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港人】流亡港人去信英內政大臣 籲修訂BNO計劃救97後抗爭者

2021.11.24
【離散港人】流亡港人去信英內政大臣 籲修訂BNO計劃救97後抗爭者 很多面對示威相關政治檢控的港人都不足25歲,也因其出生日期而未能申請英國BNO計劃。
粵語組製圖

多名流亡海外的香港社運人士最新向英國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發聯署信,呼籲內政部接納議員提案,以拯救1997年後出生的香港年輕抗爭者。北京在港強推《港區國安法》後,英國今年1月底開放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申請,為持BNO港人提供移民及入籍途徑,卻一直被指未能惠及1997年後出生的年輕抗爭者。超過20名英國國會議員早前動議修訂條款,讓BNO計劃涵蓋父母其中一方擁有BNO資格的港人。

參與聯署的包括流亡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羅冠聰、許智峯,及在美港人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董事會主席周永康、執行總監梁繼平、顧問敖卓軒,前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成員邵嵐,以及流亡德國的前香港「本土民主前線」召集人黃台仰。 

他們聯合向英國內政大臣彭黛玲發信,促請她接納國會議員提出的修訂案,容許1997年後出生、父母一方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港人,申請BNO簽證計劃。 

流亡港人:不要遺下我們和我們的朋友

聯署信提到,很多面對示威相關政治檢控的港人都不足25歲,也因其出生日期而未能申請英國BNO計劃,包括部分參與聯署者,他們被逼在英尋求政治庇護或尋求其他地方的簽證。聯署人在信中發出呼聲:不要遺下我們和我們的朋友。 

聯署信披露,目前有超過200名香港年輕人在英國尋求政治庇護,部分人等候審批結果已逾一年。而即使他們當中很多人的父母其中一方擁有BNO資格,他們仍被逼要尋求政治庇護。隨著香港情況持續惡化,預計數字將繼續上升。 

聲明說:這個問題有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法,我們呼籲閣下考慮由議員格林(Damian Green)發起、獲跨黨派支持的《國籍與邊界法案》(Nationality and Borders Bill)修訂案,並推出新的英國BNO簽證條款,讓1997年後出生、父母一方持有BNO的港人可以申請BNO簽證計劃。 

聯署者冀推動英國政府修補BNO計劃漏洞

參與聯署的前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成員、人權組織「香港監察」政策顧問邵嵐指,有信心成功推動修訂。她表示「香港監察」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推動「BNO平權」,外界當時認為英國政府不可能容許大批香港人持BNO赴英。然而隨著香港事態急劇惡化,BNO移英計劃已成事實,下一步就是要填補計劃漏洞。又指英國向年輕抗爭者伸出援手,是弘揚人道主義精神,及負上歷史責任之舉。 

邵嵐說:我們也相信現在無論是英國政府還是上下議院,還是英國社會,對香港的支持都是很明確的,英國上下都繼續關注香港民主運動的發展,所以我們對這次修訂通過的機會也有信心。 

英議員:讓年輕港人在英尋求政治庇護是不對的

有份參與提出修訂的英國保守黨下議院議員羅森代(Andrew Rosindell),日前在國會利用其休會辯論時間,繼續為修訂案發聲。 

羅森代說:政府必須再次審視年輕港人,被排除在BNO簽證計劃外的問題。和很多國會議員一樣,我完全支持這個計劃,但讓近200名港人要在英國尋求政治庇護,這是不對的。他們當中很多人至少父母其中一方有BNO,這問題必須被審視。 

該修訂案預計今個月底在下議院進行討論,具體時間仍未公布。 

英國政府自1987年7月1日起開放港人申請BNO護照,至1997年主權移交前結束,不再接受新登記,子女也不能繼承該身份。以往BNO護照持有人只能以訪客身份在英國逗留6個月,然而隨著北京在港強推《港區國安法》,英國今年1月底開放BNO簽證申請,為持BNO港人提供到英國生活、工作及讀書機會,並提供入籍英國的途徑。 

英國國會內政事務委員會今年7月發表報告,認為計劃存在漏洞,未能包括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出生、沒有BNO的香港年輕人,然而他們卻是抗爭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容易成為政治打壓目標。根據目前規定,這些年輕抗爭者必須要以家庭為單位,和父母一同申請BNO簽證,才可到英國定居;但他們的父母因各種原因,未必樂意離港,使這些青年只能在英國尋求政治庇護,等候時間以年計算,期間不得工作甚至無法入學。 

支援尋求政治庇護港青的在英港人組織「港援」(Hong Kong Aid UK),創辦人之一Ivan早前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他的父母持有BNO,卻不想到英國,他惟有孤身赴英尋求政治庇護,花了一年時間仍未成功獲批。他歡迎英國議員的修訂案,認為可緩解年輕抗爭者尋求政治庇護期間及面對的不確定性和巨大壓力。 

記者:呂熙 責編:羅燕雲 網編:林詠華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