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中關係】英中建交50周年 以貿易合作維繫的英中關係還能走多遠?

0:00 / 0:00

今年是英中建交50周年,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繼早前在《人民日報》發文,反對鼓吹「中國威脅論」後,周二(22日)又在一個座談會上闡述中方立場。他斥責英國有人把中國當作威脅,警告英國不要干涉中國內政,但同時又以經貿合作拉攏英國。然而英國高層官員近日的種種舉措,卻顯示英國內部對中國的懷疑態度正不斷加深。

1972年3月13日,英中兩國簽署並發表互換大使的聯合公報,正式建交。然而近年美中交惡、香港和新疆問題,以及華為5G禁令等事件,都使英中關係從2015年「黃金時代」的高位逐漸走下坡。

中國大使三句不離「不得干涉中國內政」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周二(22日)在紀念「英中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周年座談會」上發言,提到「有些人將烏克蘭問題同台灣問題相提並論」。他反駁稱,烏克蘭問題是國際爭端,而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揚言如果「台獨」分裂勢力突破紅線,中國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

他警告英國及所有與中國建交的國家要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要在台灣、香港、新疆和西藏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周二(22日)在紀念「英中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周年座談會」上發言,警告英國不要干涉中國內政,另一方面又以經貿合作拉攏英國。(中國駐英國使館圖片)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周二(22日)在紀念「英中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50周年座談會」上發言,警告英國不要干涉中國內政,另一方面又以經貿合作拉攏英國。(中國駐英國使館圖片) (?)

鄭澤光說:對於中國人民而言,台灣、香港、新疆、西藏事務從本質上不是人權、民主、宗教問題,而是涉及中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內政。中國歷來奉行互不干涉內政原則,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

他又表示,有些人批評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基於錯誤信息,強調中方對烏克蘭局勢發展感到痛惜,並積極勸和促談,向烏克蘭提供多批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鄭澤光說:我們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將繼續在烏克蘭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同時堅決反對任何火上澆油、刺激矛盾、製造陣營對抗的做法。中國始終站在正義和和平的一邊,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英中兩國在多個問題上「各自表態」

中方在英中建交50周年之際,再三闡述中國在敏感政治問題上的立場,然而英國高層官員近日的表態和舉措,卻顯示出對中方的不信任和懷疑。

在烏克蘭問題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周六(19日)刊出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訪問,他呼籲中國以及那些中立的國家挺身而出,加入譴責俄羅斯的行列。

在香港問題上,英國外相卓慧思(Liz Truss)上周高調發聲,譴責香港國安警告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創辦人羅傑斯(Benedict Rogers)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批評這種滅聲行為「不可接受」。

在新疆問題上,英國下議院將審議一項早前已獲上議院通過的修訂案,禁止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從存在「嚴重種族滅絕風險」的國家採購醫療用品及服務。英國衛生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據報也有意淨化英國醫療用品的供應鏈。外界預料英國政府可能接受建議,和「強迫勞動」下生產的醫療用品切割。

英美兩國達成協議,終止對英國加徵的鋼鋁進口關稅。美國表示這將使兩國可與盟友一道聚焦對抗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英國國際貿易大臣Anne-Marie Trevelyan推特圖片)
英美兩國達成協議,終止對英國加徵的鋼鋁進口關稅。美國表示這將使兩國可與盟友一道聚焦對抗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英國國際貿易大臣Anne-Marie Trevelyan推特圖片)

而在中國對英國議員和實體下達制裁令一周年前夕,英國外相卓慧思又和被制裁的國會議員會面,表達支持。

在中國對英國議員和實體下達制裁令一周年前夕,英國外相卓慧思和被制裁的國會議員會面,表達支持。(卓慧思推特圖片)
在中國對英國議員和實體下達制裁令一周年前夕,英國外相卓慧思和被制裁的國會議員會面,表達支持。(卓慧思推特圖片)

卓慧思說:在中國實施制裁一年後,我們聲援繼續為新疆維吾爾人而戰的國會議員、律師和學者。我們正一同努力,迫使中國對其侵犯人權的行為負責。

北京在2021年3月26日宣布,制裁英國9名人員和4個實體,當中包括7名國會議員,還有倫敦「維吾爾法庭」的負責人傑弗里.尼斯爵士(Sir Geoffrey Nice QC),以及研究維吾爾問題的學者喬.史密斯.芬利(Jo Smith Finley )。北京指控他們在新疆問題上「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信息」,禁止他們及其直系家屬入境中國、凍結其在華財產等。

分歧管控不了 以合作拉攏有效嗎?

在政治敏感的議題上,英中雙方似乎步入了「各說各話」的狀態。而面對愈來愈難以「管控」的分歧,鄭澤光就在演說中以「務實合作」拉攏英國。

他提到,英國有些人將中國視作「制度性競爭者」甚至是「威脅」,反駁指中國的發展只會給各國帶來共同發展的機遇,強調「務實合作」是英中關係的粘合劑,包括在貿易、投資、基建的合作,又期待疫情後中國赴英留學生急增,以及文化、體育、旅遊等領域的合作。

然而對於和中國做生意,英國政府卻變得比從前審慎。

就在鄭澤光發表演說的同一天,英美兩國達成協議,終止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對英國加徵的鋼鋁進口關稅。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美國表示這將使兩國可與盟友一道聚焦對抗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協議又規定由中國實體持有的英國鋼鐵公司,必須審查其財務紀錄,以評估來自中國政府的影響,並與美國分享評估結果。

英國外相卓慧思上周接受《泰晤士報》訪問時,也批評西方過往為了廉價商品,犧牲了自由和安全。

記者:呂熙(倫敦)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