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地方議會一致否決中使館重置方案 惟居民憂政府高層或順應北京要求
2024.12.10
中國駐英大使館重置問題擾攘多年,擬重置地點所屬的倫敦塔村區市議會周一(9日)召開會議,在聽取各方意見後一致否決有關規劃申請。然而英國政府早前公布,副首相韋雅蘭(Angela Rayner)將接手審批工作,預計在明年2月進行為期約8天的公聽會後,才會就規劃申請作出最終決定。有反對使館重置的港人組織擔心,英國中央政府或無視地方議會及居民的反對意見,運用行政權力作最終「政治決定」。
- 倫敦市長與中國大使及撐《國安法》僑領同賀歲 引爭議後禁留言
- 【曼城遇襲】全英11城港人怒吼 要求把施襲中國外交官趕出英國
- 「港諜案」開庭被告未現身延至12月再審 次被告被加控罪最高可囚終身
- 中國間諜潮|兩中國駐法外交官遭驅逐 充當中國間諜的挪威男受審
北京政府近年一直希望在倫敦前皇家鑄幣廠(Royal Mint Court)重置中國駐英大使館,但一直無法獲所在的塔村區市議會(Tower Hamlets London Borough Council)「開綠燈」。早前英國政府決定將重置計劃由副首相兼房屋大臣韋雅蘭(Angela Rayner)接手處理,議題隨即被外界視為工黨對華立場的指標。
反對中使館重置意見略多於支持 大倫敦警察廳表明反對
市議會策略發展委員會(Strategic Development Committee)周一(9日)再就有關重置計劃召開會議,並邀請當地居民、市議員以至大倫敦警察廳代表等持份者發言,中使館亦派一名代表出席,但就未有發言。
根據委員會文件,市議會就重置計劃合共接獲523份書面意見,當中246份支持重置、273份反對,但部分意見內容出現重覆。最終委員會一致通過,否決中使館的重置計劃。
贊成者的意見主要包括重置可以保存法定歷史建築、推動文化交流等好處,甚至稱大使館的保安及監控系統有助阻止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反對者就憂慮使館的保安系統會侵犯附近居民私隱、導致附近交通擠塞和成為恐襲目標等。至於市議會不同諮詢小組亦有表態,主要是憂慮使館重置會引來大量示威在社區發生,影響居民、當地交通以及商業活動。
大倫敦警察廳(Metropolitan Police)代表在會上至少兩度被市議員要求表態。
警方代表說:「我代表大倫敦警察廳發言,我們曾就重置問題多次召開會議討論,大倫敦警察廳對重置計劃表示反對。」
大倫敦警察廳反恐部門負責人薩維爾(Jon Savell)早前向市議會提交的意見,表明新的中國大使館必然引來更多、更大規模的示威,然而附近無法容納超過100名抗議者,或使抗議活動擴展至對面的倫敦塔(Tower of London)。他更警告,當局必須從前線抽調警員應對中國新使館的示威,而由於此處遠離其他大使館,專責外交保護的警員在緊急情況下或無法迅速趕到。
倡議人士憂英政府難阻北京海外監控
英國港僑協會董事Jason Chao亦有在會上發言反對重置,指中國擅於以人臉識別等先進技術進行監控,憂慮英國政府無法律權力過問中方在使館進行甚麼監控行為。
Jason Chao說:「基於中國打壓人權、使用侵擾式監控技術,以至他們在海外打壓異己的往績,重置的新中國大使館可能會帶來威脅,侵害附近居民的私隱及安全,以及在社區中工作的人和來臨社區的訪客。」
中方曾辦展覽「諮詢」居民意見 卻要求提供個人資料
Jason Chao會後接受本台訪問時指,市議會收到的部分支持意見相信是以範本形式提供;又引述當地居民指,中方曾舉辦展覽,聲稱是收集居民意見,但最終只有零星居民出席:「那個展覽就是要跟身份證、跟護照的名字去登記的,他們(居民)就有一些安全的擔憂,就覺得他不應該去收集這麼多資料,才可以去參加這個規劃的展覽,所以他們最終居民其實只有兩、三個去了。但就是之前這個展覽,他就知道了有很多亞裔的人參加了,這些可能就是中國安排的。」
英政府2月將辦公聽會 當地居民憂難阻「政治決定」
市議會文件同時披露,英國中央政府將於明年2月11日起舉行公聽會(Local Inquiry),預計為期8日,屆時市議會代將表達反對意向。但Jason Chao認為,地方議會立場對政府最終決定影響或者有限。
他說:「那地方議會就變了不是『主角』,她只是這個公聽會的一個參與者,因為其實明顯中央政府介入,明顯將來的決定基於政治、或者很大部分是基於政治。因為如果純粹是以正常的本地規劃程序,在地方議會就能解決。韋雅蘭我相信她都只是一個負責簽名、名義上運用權力的人,我相信最終的決定權其實會在首相手上。」
Jason Chao又形容,當地居民已經有心理準備,政府就可能會「夾硬來」,無視居民意見並強行通過中國「超級大使館」的規劃案。他形容今次在地方議會只是「先輸贏一仗」,真正的戰場在於英中兩國之間的角力,但他仍會繼續與居民開會,商討未來部署。
編輯:施芷珊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