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文翠珊周三(1日)辭退國防大臣韋廉信,指責他洩漏國安會討論有關華為的內容。有海外的民主人士和學者認為,華為與大陸官方的緊密連繫,是讓西方國家最為憂慮的地方,因此把討論提升至國家機密層面合乎邏輯;事件亦反映西方國家,對中資企業的警惕正不斷提高。(文宇晴 報道)
美國一直呼籲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英國等「五眼聯盟」成員以及盟友抵制中國電訊設備生產商「華為」,認為華為產品存有安全風險。上任僅18個月的英國國防大臣韋廉信(Gavin Williamson),被指洩露國家安全委員會討論華為是否參與當地5G網絡建設的會議內容,周三(1日)遭到首相文翠珊撤職,而國防大臣一職由國際發展大臣莫佩琳(Penny Mordaunt)接任,成為英國首位女國防大臣。
旅居法國的民主人士王龍蒙指出,從過去很多已經證實的例子,加上中國去年新修訂的《國家情報法》規定,講明國家情報機構有權要求中國公民、組織等在境外協助進行情報工作。一直聲稱純粹是商業機構的華為,會否亦為了配合北京的要求,協助從事間諜活動,這也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最憂慮的地方。因此,英國把華為能否參與當地5G網絡建設的議題,提升至國家機密的層面,並安排在國家安全會議上討論也是合乎邏輯。
王龍蒙說︰誰擁有5G,毫無疑問就是誰擁有了未來,所以各方勢力都要拼命地奪取5G戰略最高點上的皇冠。5G不僅要改變我們日常生活,會改變整個世界政治格局。華為技術的確能做到很高,這是華為本身已經擁有的優勢,可是這個優勢也是劣勢,就是國家背景太強了。
據外電報道,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上月一則報道,表示英國已為華為開綠燈,國家安全委員會上月23日舉行的會議中,准許華為參與當地5G網絡建設的非核心部分。不過及後負責數碼事務的文化大臣衛俊明(Jeremy Wright)回應稱,政府仍未定案,並為洩密一事展開調查。調查焦點落在國防大臣韋廉信、國際發展大臣莫佩琳、內政大臣賈偉德(Sajid Javid)、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和國際貿易大臣霍理林(Liam Fox)身上。當中發現韋廉信在舉行會議當日,曾接觸過《每日電訊報》的副政治編輯。
文翠珊下令內閣秘書塞德威爾(Mark Sedwill)調查,認為有充分證據顯示韋廉信未經授權洩露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的內容,對他繼續擔任國防大臣及內閣閣員的能力失去信心,於是要求他辭職。但韋廉信拒絕,文翠珊隨即將他撤職。
有外電分析,英國周五(3日)展開地方選舉前夕,文翠珊將涉嫌洩露英國對華為有意開綠燈信息的韋廉信辭退,或出於政治考量為鞏固由她領導的執政保守黨地位,亦藉此整肅內閣。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中國研究學者馮崇義分析,不排除在未正式調查下便辭退韋廉信是有政治的考慮,但他更傾向相信,西方國家對有中國官方背景企業的警惕正不斷提高,甚至提升至國家安全的層面。
馮崇義說︰首相和國防大臣之間的信任度問題,因為在內閣制的制度下,首相是有權力解僱任何閣員。現在英國(對華為)有兩方爭議的意見,擔心中國利用一家公司設備來打信息戰,竊取和西方國家的信息,這個風險太大,所以把信息安全看得非常重。
韋廉信在推特上載致文翠珊的信件,內容強烈否認指控。他在接受訪問時,更以自己孩子的性命發誓沒有洩密,對文翠珊的決定感到遺憾。他又指,接受辭職等同接受他洩密的指控,有信心一個全面和正式的調查可還他清白。但至今文翠珊並無清楚說明韋廉信洩露了甚麼內容。
多名國會議員要求就洩密一事刑事檢控韋廉信,不過倫敦警察廳發表聲明,表示現階段未就事件展開調查。根據英國法例,違反《官方保密法》最高可被判監兩年。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