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剧带动小粉红喊英国归还文物 本台证剧中茶壶乃当代艺术品
中国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近日爆红,讲述一件由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玉壶」,化身成年轻女子,想要回到中国的故事。影片再次掀动中国网民的情绪,高呼要大英博物馆归还中国文物。然而影片的主角「玉壶」其实是在2011年制作的现代艺术品,并非年代久远的「中国文物」。
「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好久,我迷路了,我不知道怎么样找到回家的路……」一连三集,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中国网络短剧,自8月底发布后迅速爆红,短短一周已有3亿人次观看,也使要求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讨论,被推上风口浪尖。
影片讲述一个「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年轻女子「逃出大英博物馆」,恳求影片男主角把她「带回中国」的故事。中国年轻网络博主「煎饼果子」和「夏天妹妹」,声称花了三个月时间,在英国实地拍摄和制作这个影片系列。网红和官媒一唱一和,挑动网民向大英博物馆索要文物。
影片得到中国官媒加持,《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纷纷专访创作团队,并盛赞:「我们很欣慰的看到,当下中国年轻人对历史和传统的热情,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 」而在中国网络上,不少网民捶胸顿足、咬牙切齿地说「我要哭死了啊」、「满满的民族认同感」; 「一定要把属于中国的拿回来」、「英国博物馆是世界第一强盗」。
影片同时红到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和《独立报》(The Independent)等传媒,都相继报道事件。
影片主角非「文物」 而是2011年制工艺品
本台上周五(8日)在大英博物馆,找到影片的主角「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展板清晰写明,玉壶是在2011年制成。现场一位操普通话的导游,也向团友介绍这件近日热爆网络的展品。
导游说:这是个当代的技术。甚么意思?2011年苏州人俞挺设计的,当时俞先生卖给了一位收藏家。过了几年,大英博物馆听说有这个薄胎玉壶,就有意收藏,然后就从收藏家手中买过来,更重要的是,这种薄胎技术,其实不是中国人的技术,而是来自印度。
翻查中国传媒的报导,这个玉壶是苏州玉雕大师俞挺在2011年制作的现代艺术品;2017年获大英博物馆购藏,当时俞挺更亲手将其放进展柜,显然不是年代久远的文物。而这种「薄胎工艺」,也是源自于印度北部的莫卧儿帝国。
中国传媒《南方周末》发文,质疑《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团队「混淆文物与工艺品,赚取爱国流量,真的好吗?」
《环球》率先出手狙击大英博物馆
无独有偶,在影片发布前几天,中共喉舌《环球时报》就在社评率先喊出「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社评提到大英博物员工监守自盗,使2000件藏品不翼而飞,批评大英博物馆在管理和安全防护上存在漏洞。文章又声称,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大多是当年英国趁火打劫,甚至直接劫掠或盗取得来。值得留意的是,这篇文章发布的时机,也正值英国外相祁湛明访华前夕。
记者:吕熙 责编:李荣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