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二度換囚梁成運等3人獲釋 分析:香港政治犯短期難受惠

記者:鍾廣政(台北)
2024.11.28

繼9月拜登政府用一名身份不明的中國囚犯,交換在中國服刑16年的美國牧師林大偉後,美中周三(27日)達成第二輪協議,中方將釋放梁成運等3名因販毒、或間諜罪而被判刑的美國公民。有學者分析指,仍看不出雙方有建立換囚機制的跡象,應視為中國對應特朗普上台,釋出與西方國家緩和關係的信號。中國外交部周四(28日)表示,經過中國政府不懈努力,3名被美方錯誤羈押的中國公民平安回國,證明任何時候中國都不會放棄自己的同胞,「祖國永遠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美國白宮發聲明證實,中國將釋放3名美國公民,分別是德州商人史威登(Mark Swidan)、美籍中國移民李凱(Kai Li)、以及美籍香港人梁成運(John Leung)。史威登自2012年被中國囚禁,因販毒罪面臨死刑。另外兩人被指從事間諜活動。白宮指,「他們很快便回來,多年來首次與家人團聚。現時再沒有美國人被中國不當囚禁。」

白宮並未說明哪些中國公民將被釋放。美媒報道,美方可能釋放的,包括中共情報官員徐延軍(Yanjun Xu),以及透過在美國服兵役入籍的留學生季超群(Ji Chaoqun)。兩人因為替中共竊取機密等相關罪名,分別被判囚20年和8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四(28日)在例行記者會披露,這次還有一名在美潛逃多年的逃犯被遣返回國,說明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永遠成為避罪天堂,中國政府將繼續追逃追贓。

同時,美國國務院把對中國的旅遊警示,由3級「考慮是否有必要前往」,降至2級「提高警覺」。美國去年把對中國的旅遊警示提升至3級,原因是中國胡亂執法和實施出境禁令,並錯誤拘禁外國人。北京已多番要求放寬,但美國之前僅表示,待中國調整政策才再作評估。

分析:未看出兩國「換囚」制度化

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榮譽教授丁樹範表示,雖然中美在兩個月內達成兩次換囚,但仍未看出有形成制度的跡象。今次換囚,應看作向美國新政府表態。

丁樹範說:「坦白講中國抓那些美國人是沒道理的,因為在過去幾年,習近平一直在加強安全,所以用一些小的理由去抓那些美國人。可能是因為特朗普政府要上台,中國政府大概也意識到,必須要對美國放軟一點等等。某種程度我覺得是,既然美國提出來中國也就順勢來配合。」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認為,這是北京釋出緩和與西方國家關係的信息:「從放美國人開始就是暗示,西方各國人士被不當罪名逮捕,或是被人家當政治籌碼關押的,都有可能被放回去。就是告訴你說,你們可以來跟我談這個。因為習近平不想跟人家談南海跟東海,覺得這個叫做他的核心利益,可是他又很需要西方跟他談。不談的話這些投資都跑光光,對中國的國際貿易設限會愈來愈多。」

「換囚」難擴展至黎智英和黃之鋒

這種換囚會否擴大到香港的政治犯,例如黎智英和黃之鋒?丁樹範認為,兩者情況不同:「就是從公民權來講,他們是中國人,跟這次放的是美國公民不一樣的,黎智英跟黃之鋒我覺得,坦白講中國不會放。而且因為現在中國整個經濟狀況不好,社會的問題也很多,習近平反而可能會加緊內部的控制。」

陳俐甫覺得,中國目前仍覺得香港不夠安定,如果放黎智英出國,會擔心他在海外繼續從事民主運動。但長遠來看,其實有一定空間:「如果香港完全沒問題了,這個時機就會出現。如果美國、加拿大跟英國給他的壓力更大的話,他比較可能是當年中國處理李孟居事件一樣,放了以後在中國活動,因為這還可以隨時監視。所以如果習近平真的很有求於改善加拿大、美國跟英國的關係的話,他最多也是把他判完刑以後,再稍為關一陣子以後,就讓他限制在中國境內,不能離境幾年。」

陳俐甫認為,這樣西方也沒有條件說,黎智英和黃之鋒被人權迫害。不讓他們離開中國,就不可能支援香港民主運動。台商李孟居2019年入境中國,因「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逮捕。2021年刑滿出獄後,再被「剝奪政治權利」2年,無法離境,2023年才返回台灣。

 編輯:陸南才 網編:池煥衡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