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正在考慮開展一個由美國主導的計劃,以拓展全球貿易和推動環球基建融資。該計劃的目的是要抗衡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計劃。一名白宮高級官員將在下周前往拉丁美洲,考察相關項目。
《彭博通訊社》引述匿名的美國官員指出,負責國際經濟的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辛格(Daleep Singh)正在前往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巴拿馬,與高級官員、商界領袖和民間活動家討論基礎設施需求。
報道指出,哥倫比亞總統馬爾克斯(Ivan Duque Marquez)、厄瓜多爾總統拉索(Guillermo Lasso)和巴拿馬公共工程部長薩邦格(Rafael Sabonge)是辛格計劃會見的官員之一。
這些官員說,白宮表示,跟中國的項目相比,華府希望參與資助的項目有更高環境和勞工標準,而且財務條款完全透明。
美國總統拜登的助手說,「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北京外交政策戰略的核心。他們補充說,中國從該計劃中獲得了原材料、拓展海外貿易,並延伸地緣政治影響力。
北京在2013年啟動了「一帶一路」,最初是為了複製連接亞洲和歐洲的古代絲綢之路海上貿易路線,包括沿途的幾個港口、道路和其他基礎設施。
2017年,該項目被擴大到幾個國家,包括在拉丁美洲,中國將在巴拿馬運河上建造一座橋橋樑。巴拿馬運河是美國修建的貿易通道,為其東西海岸之間的航運提供便利。該協議還包括一個高速鐵路系統、港口、能源和其他項目,將由北京資助。
自那時起,幾個南美和中美洲國家加入了「一帶一路」,包括尼加拉瓜、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據報道,現在全世界「一帶一路」的支出總額超過了3萬億美元。
拜登和其他七國集團領導人今年早些時候討論了一項針對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倡議,以對抗中國的計劃。在白宮,這個新項目被稱為「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for the World),與拜登的一項重要國內立法提案相呼應。
去年,美國政府和台灣宣布建立夥伴關係,為拉丁美洲的一些項目提供資金,以此來對抗中國的影響。巴拿馬在簽署「一帶一路」前不久跟台灣斷交。
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也談到了資助亞洲和太平洋地區貧困國家的私人基礎設施投資,以與中國的努力相抗衡,但現階段並未有更多具體細節。
政府官員說,在整個發展中國家,到2035年,有超過40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需求。美國官員說,在明年初正式選定幾個旗艦項目之前,他們計劃首先向當地領導人徵求意見。
他們列舉了一系列可能項目的例子,包括印度的太陽能發電廠、薩爾瓦多的污水處理設施、南非COVID-19疫苗研究計劃、5G無線網絡數碼技術項目、肯尼亞農民和供應商的數碼商務,或投資巴西婦女擁有的社會企業。
與辛格同行的官員將包括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的首席運營官馬奇克(David Marchick)。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