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告美军弹药库无法抵挡中国威胁 议员促大幅扩大军工生产
2024.12.05
美国国会「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在美国东岸周四(5日)早上召开听证会,主席穆纳理(John Moolenaar)和其他委员强调,美国的国防工业需要大幅改革,才能应对中国的挑战。专家证人表示,目前的供应链依赖中国,且现有的武器系统难以应对大规模战争需求。为了提升威慑力,美国应该投资于低成本、大规模生产的自主武器和系统,并改革军事采购流程,确保能够迅速补充战争损失。
特别委员会主席穆纳理在听证会开场敬词时直言,美国的国防工业需要改革,以恢复对中国的威慑力和应战能力。
穆纳理说:「我们的国防工业基础缺乏足够的能力来威慑,并在与中国的战斗中取胜,无法迅速或大规模地进行创新,其供应链也容易受到中国操控和经济胁迫的影响。目前需要大胆的政策改变和大量资源,以恢复威慑力并应对与中国的战斗。」
委员会资深成员克里希纳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指出,美国近代史表明,每当美国的国防工业基础处于脆弱状态时,其他有军事野心的国家便会趁机挑起冲突,二次世界大战和韩战便是明显的例子,这些战争将美国卷入了全球冲突的漩涡。历史的教训是,美国不能等冲突爆发后才开始加大国防工业的投入。独裁者早已察觉,当美国的工业基础遭到削弱时,坏事便会随之而来。
中国已禁止向美国输出军用矿产
克里希纳莫提还表示,美国国防工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是对外国进口原材料的依赖,尤其是武器制造所需的材料。然而,中国商务部近日宣布,基于国家安全考量,将禁止向美国出口关键矿物镓(gallium)、锗(germanium)和锑(antimony)。这三种矿物具有广泛的军民两用价值。
克里希纳莫提说:「美国国防工业基础目前依赖中国这个国家来供应必要的零件和材料。其中一个弱点是关键矿物的供应,而这些矿物对于生产现代武器系统至关重要。不幸的是,中共对许多这些材料拥有垄断地位。」
自去年以来,北京已对出口至美国的关键矿产实施了限制。外界普遍认为,最新的矿产出口限制是中国对美国总统拜登上周一宣布的扩大晶片出口禁令,以及下一任总统特朗普计划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的报复行为。
优化国防策略:从精密武器转向高效生产
一位曾经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工作的专家证人、私营国防科技公司Anduril Industries首席策略官布罗斯(Chris Brose) 强调,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将是一场生产、消耗和再生能力的较量,武器生产规模几乎难以想像。
举例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战争初期,仅仅几个月便耗尽了相当于十年的美制战术武器储备量。布罗斯指出,如果同样冲突再次发生,美国或许能为第一天做好准备,但对于第30天,甚至第300天,美国就完全毫无准备。因此,他呼吁美国及其盟友重建「民主武库」,以提升应对持久战争的能力。
布罗斯又指出,过去几十年,美国无法想像在战斗中会损失大量武器与平台,导致军事能力的设计过于精密且难以替代。现存的武器系统并未考虑大规模生产的需求,使得目前的工业基础在补充战争消耗时面临巨大挑战。他强调,这种模式已不符合现代战争需求,必须进行改革,以确保美国具备持久冲突中的生产和补充能力。
他进一步建议,美国应持续投资传统军事系统以提高生产能力,同时适度增加国防支出。然而,资金应避免集中于昂贵且精密的武器和平台,因为这些系统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难以应对现代战争的需求。
罗斯解释:「相反,我们应该大幅增加对全新类型军事力量的投资,尤其是大量低成本、可超大规模生产的自主车辆和武器。我说的并不是四旋翼飞行器或小型战术系统,而是大型的机器人船舰、潜艇、飞机、车辆,以及能够在与中国的高端对抗中发挥作用的低成本武器系统,其射程、载荷能力及其他特性都必须成为关键因素。如果国会和国防部启动这些项目,这些新型力量将变得至关重要。」
重建美国军事工业威慑力的紧迫性
另一位也曾经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工作的专家证人、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非常驻高级研究员格林沃特博士(Dr. William Greenwalt)指出,美国的军事威慑力来源于其强大的生产能力与大规模创新能力,而这两者必须同时具备。
他批评当前的军事采购制度表面上看似合规,但实际效率低下,尤其在启动项目与签署合同方面耗时过长。格林沃特博士强调,小修小补不能应对这一问题,而是需要一场针对国防需求、采购、合同、预算及技术管理流程的全面重构,以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体制。
他进一步指出,未来的军事创新应以时间为核心,学习风险投资市场或1950年代国防项目的成功模式。关键在于恢复紧迫感,重视时间作为战略优势的价值。政府需彻底转变现有思维,认识到当前的危机状态,采取果断行动加速改革,从而应对新时代的国防挑战。
模拟台海冲突揭示美国国防工业急需改革
上月,「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成员参加了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举办的跨党派模拟演习,模拟台湾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模拟结果显示,美国国防工业在支持战争需求方面远远不足。
推演设定于2026年,结果显示美国与台湾的关键弹药,如远程反舰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等,在开战数日内将耗尽。美国海军可能损失2艘航空母舰、15艘大型水面舰艇;空军损失超过250架第四、第五代战斗机及多架B-21轰炸机。
然而,美国现有的生产能力几乎无法填补这些损失。中国军队虽然也面临重大损耗,但其国防工业基础,特别是造船能力为美国的230倍,更能快速补充战争损失。
此外,模拟演习还暴露出美国国防工业面临多项关键挑战,包括生产导弹组件和微电子产品等的供应链瓶颈、关键武器生产周期需约两年,时间过长、弹药储备不足、技术工人短缺,以及采购程序缺乏紧急应变能力。
模拟结果显示,目前美国国防工业仍然运作在和平时期的标准下,无法应对持续战争的需求,急需国会采取跨党派行动进行改革。
编辑:温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