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響應對華為封殺後 更多禁令已接踵而來

0:00 / 0:00

(最後更新:2019年5月21日9:40P.M. EDT)

美國政府對中國電訊巨企華為的「封殺」行動升級,搜尋引擎Google「谷歌」遵從官方禁令,終止與華為的直接商業活動,意味著華為的新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無法再使用「Google Play」及YouTube等多個程式服務,有報道指歐洲多國亦跟隨美國禁止向華為提供晶片。有科技界學者分析,谷歌的限制措施除了重創華為擴張海外業務外,華為若再失去原材料供應更是致命打擊。中國外交部對事態發展表示高度關注。(覃曉言 報道)

路透社周一(20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指谷歌已終止與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的部分業務往來,包括硬件、軟件及技術轉移。現時市面上的華為手機,即時起無法更新Android作業系統,但可以繼續使用「Google Play商店」下載和更新手機應用程式,谷歌仍會為已安裝相關程式的現有華為用戶,提供安全防護。

至於華為未來推出的新智能手機,只能使用公眾都可透過開放原始碼下載的Android公開版本,亦無法再使用谷歌旗下包括Google Play商店、Gmail、地圖、YouTube及Chrome瀏覽器等應用程式和服務。

谷歌發聲明指出,有關做法是遵守美國政府的禁令措施,公司正審視有關影響。華為則回應指,該公司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內的產品和服務,在中國市場都不受影響,又強調華為有能力繼續發展和使用Android系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周一(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支持中國企業透過法律捍衛權利。

陸慷說:我們將正式的確認此事,並進一步積極關注事態發展,同時中方支持中國企業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

美國商務部上周將華為等68間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嚴禁美國企業未經政府許可,向華為等相關企業出售或提供零部件和轉讓技術,已有不少美國企業遵從禁令。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英特爾和高通等多間美國晶片製造商,已禁止員工向華為提供主要軟件或零部件,直至另行通知,意味著華為在海外的業務將受重創。《日經亞洲評論》亦引述消息稱,德國晶片生產商英飛凌也已暫停向華為供貨,歐洲及亞洲其他供應商可能會陸續跟隨。

台灣的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李育杰接受本台訪問時指,谷歌很多應用程式一向在中國被禁,相信不會影響華為的中國市場,但谷歌電郵和瀏覽器等,備受全球用家高度依賴,尤其歐洲是華為的第二大市場,封殺措施等同截斷其擴張國際版圖,若Facebook等科網巨企跟隨封殺,肯定造成更深遠影響。

李育杰說:谷歌(Google)畢竟是國際性的企業,全世界不能用谷歌的國家也不多,這一招是蠻狠的啦!新一代的華為手機,如果沒有這些功能,事必會嚴重降低使用者購買的意願。它現在顯然是一個中美貿易大戰裏面的指標性產業,其實牽涉非常廣,到底華為有沒有使用谷歌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術,好像谷歌的TensorFlow,未來甚麼都不能在華為裡面使,那也是另外一波對華為在人工智慧方面發展,也會有造成影響。

熟悉網絡運作的網誌活躍人士周曙光亦向本台表示,華為的新手機無法再使用谷歌程式和服務,確會影響其國際銷售市場,而美國企業被禁止對華為出售原材料,更是最致命打擊。

周曙光說:更大的打擊來自華為不能購買美國公司的硬件,比如說原材料,當年中興通信違反貿易制裁後,也是被美國制裁,不能購買美國的軟體和服務,中興通信停下生產線,華為的情況也是如此,企業生產原材料,比如芯片無法完全擺脫美國供應商,也會關門大吉。

在美方對華為採取連串封殺措施後,針對中方可能影響美方國家安全的風波未停。

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k Schumer)周日(19日)向美媒表示,就中國中車(CRRC)贏得紐約市地鐵新列車設計比賽,指中國中車是中國央企,憂慮美國的鐵路系統或會受到來自中國情報機關的網絡威脅和黑客攻擊,亦擔心該公司在鐵路系統中,安裝某些科技,可能會使其遭受網絡間諜與破壞活動,已要求聯邦政府介入並展開審查。

中國中車子公司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CSR Sifang America)對此表示歡迎,又指新列車使用的部件大部分來自美國公司,目前無證據顯示任何製造商,故意對列車的車廂造成網絡威脅。

---

*美國商務部在上周三(15日)公布的貿易制裁名單包括華為及與其相關的70家公司,其後將相關公司數字修改為68間。